查词语
查词语

杜鹃

拼音:dù juān

注音:ㄉㄨˋ ㄐㄨㄢ

繁体:

基本解释

◎ 杜鹃 dùjuān
(1) [cuckoo]∶杜鹃属的一种鸟,体长约15厘米,体背尾部均黑色,体下面白色、杂有深色横条纹,脚黄色,常把卵下到别的莺鸟巢里
(2) [Indian azalea]∶一种常绿或落叶灌木,叶子椭圆形,花多为红色。供观赏。也叫“杜鹃花”

英文翻译

1.{动} cuckoo
2.{植} (杜鹃花) azalea

详细解释

(1).鸟名。又名杜宇、子规。相传为古 蜀 王 杜宇 之魂所化。春末夏初,常昼夜啼鸣,其声哀切。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六:“中有一鸟名杜鹃,言是古时 蜀 帝魂。其声哀苦鸣不息,羽毛憔悴似人髡。” 唐 杜甫 《杜鹃行》:“君不见昔日 蜀 天子,化作杜鹃似老乌。寄巢生子不自啄,羣鸟至今与哺雏。”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放归》:“遥看官道直如絃,闻鶗鴂,听杜鹃,家山应在白云边。” 郭沫若 《芍药与其他·蚯蚓》:“老百姓自然也不曾称赞过我们,因为他并没有具备着阿谀的辞令,不象你们诗人们动辄就要赞美杜鹃、同情孤雁那样。”参见“ 杜宇 ”。
(2).花名。又名映山红。 唐 李绅 《新楼诗·杜鹃楼》:“杜鹃如火千房拆,丹槛低看晚景中。”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诂笺五》:“ 润州 鹤林寺 杜鹃,今俗名映山红,又名红躑躅者,此花在 江 东,弥山亘野,殆与榛莽相仍。” 老舍 《二马》第四段六:“春天杜鹃开花的时候,要多么好看!”参见“ 杜鹃花 ”。

基本含义
比喻嘴巴不正直或说话不可靠。
详细解释
杜鹃是一种鸟类,它以模仿其他鸟类的鸣叫声而闻名。成语“杜鹃”比喻人的言行不正直,经常说谎或者说话不可靠。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那些经常说谎或者不可靠的人,特别是在描述某人的言行与实际不符时。
故事起源
成语“杜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传说故事。相传,杜鹃鸟善于模仿其他鸟类的鸣叫声,尤其是喜欢模仿喜鹊的声音。因此,人们常常会被杜鹃鸟的模仿所迷惑,无法分辨出真假。由此,人们将杜鹃鸟作为成语,用来形容那些经常说谎或者不可靠的人。
成语结构
Subject + 杜鹃
例句
1. 他说的话一点都不可靠,简直就是个杜鹃。2. 不要相信他,他就是个杜鹃,总是说些骗人的话。
记忆技巧
可以将“杜鹃”这个成语与杜鹃鸟的特点联系起来,杜鹃鸟善于模仿其他鸟类的鸣叫声,而成语“杜鹃”则比喻人的言行不可靠。可以想象一个模仿杜鹃鸟叫声的人,他的言行就像杜鹃鸟一样不可信赖,从而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你还可以了解更多关于杜鹃鸟的知识,例如它的外貌、生活习性等。此外,还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鹦鹉学舌”、“鹤立鸡群”等,从而丰富你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像杜鹃一样说谎,我们不应该相信他。2. 初中生:她的话总是不可靠,就像杜鹃一样。3. 高中生:他说谎的次数太多了,已经成了一个杜鹃了。4. 大学生:那个人一直以来都是杜鹃,没人相信他说的话。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