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不周山

拼音:bù zhōu shān

注音:ㄅㄨˋ ㄓㄡ ㄕㄢ

繁体:

基本解释

古代传说中的山名,据说在 昆仑山 西北。《山海经·大荒西经》:“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 不周 负子。” 袁柯 校注:“负子二字盖衍文。”《楚辞·离骚》:“路 不周 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 王逸 注:“ 不周 ,山名,在 崑崙 西北。”《淮南子·天文训》:“昔者 共工 与 顓頊 争为帝,怒而触 不周 之山,天柱折,地维絶。” 清 赵翼 《七十自述》诗:“ 不周山 下头曾触, 无定河 边骨欲寒。” 毛泽东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词:“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 不周山 下红旗乱。”

基本含义
指言行不合乎规范,不周全,不周密。
详细解释
不周山是由“不周”和“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不周”意为不完善、不周全,而“山”则指事物。不周山形容人的言行或事物的安排不合规范或不周密。
使用场景
不周山常用来形容人的工作、计划或安排不够周全,或者形容某件事情的处理不够完善。可以用于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场景。
故事起源
不周山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则寓言故事。相传,有一个国王命令官员修建一座城墙,城墙修好后,国王却发现城墙的四周都有一座山峰,这样城墙的防御效果就大打折扣。国王责问官员为什么没有将这些山峰清除掉,官员只好回答说:“我只修了城墙,没有修周围的山峰。”国王听后大为恼火,因此用“不周山”这个成语来批评那些工作不够周全、不够完善的人或事物。
成语结构
主谓结构,由形容词“不周”和名词“山”组成。
例句
1. 他的计划太不周全了,导致最后出了很多问题。2. 这个工程的设计不周全,导致后来出现了很多安全隐患。
记忆技巧
可以将“不周山”与不完善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座山峰围绕着一个城墙,表示事物不够完善、不够周全。
延伸学习
了解成语的故事起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此外,还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事半功倍”、“一举两得”等,进一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作业没有认真检查,所以有些地方做得不周全。2. 初中生:我在组织班级活动时,没有考虑到所有的细节,导致活动不够周密。3. 高中生:他在考试前没有充分准备,所以考试成绩不是很好,可以说是不周山的表现。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