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浮阳

拼音:fú yáng

注音:ㄈㄨˊ ㄧㄤˊ

繁体:

基本解释

(1).指鱼浮于水面以就阳光。
(2).日光。《文选·张协<杂诗>》:“浮阳映翠林,廻猋扇緑竹。” 吕向 注:“浮阳,日光也。” 唐 李白 《夕霁杜陵登楼寄韦繇》诗:“浮阳灭霽景,万物生秋容。” 唐 钱起 《登秦岭半岩遇雨》诗:“屏翳忽腾气,浮阳惨无暉。” 宋 沉遘 《道中见新月寄内》诗:“欲知归期蚤,东风弄浮阳。”

基本含义
形容人或事物的表面光鲜,实际上却没有内在实力或价值。
详细解释
浮阳是由“浮”和“阳”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浮指浮躁、轻浮,阳指光明、显露。浮阳形容人或事物表面看起来光鲜亮丽,但实际上缺乏内在的实力或价值,只是表面现象而已。
使用场景
浮阳常用于批评那些只注重外表而缺乏真正实力的人或事物。可以用来描述那些只关注形式而忽视内涵的行为、言论或作品。也可以用于警示人们不要被外表所迷惑,要重视实际的内在品质。
故事起源
浮阳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后汉书·王莽传》中。当时,王莽篡位称帝,他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表面上看起来光辉煌煊赫,但实际上这些改革并没有解决社会问题,导致了王莽政权的崩溃。因此,人们用浮阳来形容那些只看表面而忽视实质的事物。
成语结构
Subject + 浮阳
例句
1. 他的演讲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实际上只是浮阳而已。2. 这个产品包装精美,但质量很差,完全是浮阳的。3. 她外表看起来很漂亮,但内心空虚,只是一个浮阳的花瓶。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浮阳的“浮”字可以联想到浮躁、轻浮,而“阳”字可以联想到光明、显露。将这两个意思结合起来,就可以记住浮阳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外表和实质相关的成语,如“包装精美”,“表里如一”,“名不副实”等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画看起来很漂亮,但是老师说只是画得很浮阳。2. 初中生:这个歌手的外表很帅气,但是唱功却不行,完全是浮阳的。3. 高中生:这个学生成绩一直很好,但是后来发现他只是靠抄袭,完全是浮阳的。4. 大学生:这个政治家的演讲很有说服力,但是实际上只是浮阳,没有实际行动。5. 成年人:这个公司的宣传很吸引人,但是实际上产品质量很差,完全是浮阳的。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