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驳异

拼音:bó yì

注音:ㄅㄛˊ 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駮异”。1.驳杂歧异。《后汉书·张奋传》:“臣以为 汉 当制作礼乐,是以先帝圣德,数下詔书,愍伤崩缺,而众儒不达,议多駮异。”《宋书·礼志一》:“ 黄初 以来,诸儒共论正朔,或以改之为宜,或以不改为是,意取驳异,于今未决。”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石经》:“ 后汉 明帝 时,公卿言五经駮异,请开 吕不韦 冢,是未焚《诗》《书》前本。” 章炳麟 《訄书·哀焚书》:“何一人之言,而前后驳异如是也?”
(2).辩论不同意见。《新唐书·窦参传》:“然多与宰相驳异,数为排却,卒无以伤。”

基本含义
否定异议,驳斥不同意见
详细解释
驳异是指对不同的意见或异议进行反驳、驳斥,以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这个成语常用于辩论、讨论或争论的场合,用来表示坚决不同意对方观点的态度。
使用场景
驳异常常出现在辩论赛、讨论会、学术研讨会等各种辩论性质的场合。也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对别人的观点有不同意见时,可以使用驳异来表达自己的立场。
故事起源
关于驳异的具体故事起源目前没有明确的记载。这个成语的形成可能是在古代的辩论文化中,人们通过辩论来交流观点,驳斥不同意见,以求得真理。
成语结构
成语“驳异”的结构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第一个字“驳”表示反驳、驳斥,第二个字“异”表示不同、异议。
例句
1. 在辩论赛上,他用事实和逻辑驳异了对方的观点。2. 他总是善于驳异,无论对方提出什么异议,他都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记忆“驳异”的发音和基本含义来帮助记忆。可以将“驳异”发音中的“驳”想象成一只马,而“异”则可以想象成一个不同的符号,这样可以将“驳异”联想为马和不同的符号,表示驳斥不同意见。
延伸学习
了解相关成语和词语,如“异议”、“辩论”、“观点”等,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驳异”。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提出的问题我不同意,我要驳异。2. 初中生:在班级讨论中,我驳异了同学的观点。3. 高中生:参加辩论赛时,我用事实和逻辑驳异了对方的立场。4. 大学生:在学术研讨会上,我驳异了教授的研究结论。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