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赤牍

拼音:chì dú

注音:ㄔㄧˋ ㄉ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1).尺牍。赤,通“ 尺 ”。古代书写用的木简。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二》:“ 三代 之人必习为词命,童子入小学则教以应对,盖赫蹏未兴,赤牘未削,一切利害事宜皆面陈而口宣之。”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四》:“赤牘三朝事,青编四海传。”
(2).尺牍。赤,通“ 尺 ”。指书信。 明 臧懋循 《与茅康伯书》:“足下不远千里,而赐不佞翰貺,溢美之言盈于赤牘。”

基本含义
赤牍指的是没有文字的纸张,比喻没有写字或没有文字的文件。
详细解释
赤牍一词源自古代写信时的纸张。在古代,人们用赤色的纸张写信,赤色代表了诚实和真实。如果一封信没有被写满,或者没有任何文字,就是一张赤色的纸张。因此,赤牍成语指的是没有文字的纸张,也比喻没有写字或没有文字的文件。
使用场景
赤牍一词多用于形容文件、书信等没有文字或没有内容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某人没有写下自己的想法或观点,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份文件没有任何有用的信息。
故事起源
关于赤牍的故事并不多见,但可以从古代写信的习俗中推测出一些。在古代,人们用赤色的纸张写信,这代表了诚实和真实。如果一封信没有被写满,或者没有任何文字,就是一张赤色的纸张。因此,赤牍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写信的习俗。
成语结构
赤牍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1. 他的信只是一张赤牍,没有任何有用的信息。2. 这份文件没有写上具体的计划,只是一张赤牍。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写信相关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张赤色的纸张,如果没有文字,就是一张赤牍。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写信的习俗和纸张的演变,以及其他与写信相关的成语,如“纸上谈兵”、“字斟句酌”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写的作文只有一句话,老师批了一张赤牍。2. 初中生:他交的作业只有一张空白纸,完全是一张赤牍。3. 高中生:这本书的内容太浅,简直就是一本赤牍。4. 大学生:他的演讲稿只是一张赤牍,完全没有准备。5. 成年人:这份报告只有几页纸,却没有任何有用的内容,简直是一份赤牍。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