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赤足

拼音:chì zú

注音:ㄔㄧˋ ㄗ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 赤足 chìzú
[barefoot] 光着脚

英文翻译

1.with bared feet

详细解释

(1).红色的脚。《山海经·北山经》:“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初刻拍案惊奇》卷三:“这首诗所言‘蝍蛆’,是甚么?就是那赤足蜈蚣,俗名‘百脚’。”
(2).光脚,不着鞋袜。 唐 韩愈 《山石》诗:“当流赤足蹋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清 袁枚 《消夏杂咏》:“科头赤足徜徉过,一领蕉衫尚觉多。” 艾芜 《南行记·山官》:“那个汉子跟一般 克钦 男子,并没什么差别,短衣长裤,打着赤足。”
(3).指婢仆。 清 黄遵宪 《拜曾祖母墓》诗:“问讯日百回,赤足足奔忙。”参见“ 赤脚婢 ”。

基本含义
赤脚,指没有穿鞋袜。
详细解释
赤足是一个形容词,用来描述人们没有穿鞋袜的状态。这个成语常常用来比喻一个人非常贫穷,没有足够的财富和物质享受。
使用场景
赤足一词通常用于描述贫困、艰苦的生活条件,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生活简朴、朴素的生活态度。它可以用于日常生活、文学作品、演讲或者是与贫困、奋斗相关的主题。
故事起源
赤足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一个叫做“穷人”的人,他一生都过着贫苦的生活,没有足够的财富和物质享受。他没有鞋子穿,只能赤脚行走。这个故事通过赤足这个形象来表达贫穷和艰苦的生活状态。
成语结构
赤足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赤”表示赤裸、没有遮盖的意思,“足”表示脚。这个成语的结构简单明了,容易理解。
例句
1. 在贫困的年代,很多人只能赤足行走。2. 他们生活简朴,每天赤足行走,却拥有着内心的宁静和满足感。
记忆技巧
你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赤足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赤脚行走的画面,将这个形象与贫穷、艰苦的生活条件联系起来,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成语感兴趣,你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赤足相关的成语,如“赤手空拳”、“赤子之心”等,这些成语都与贫穷、朴素、真诚等主题相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今天忘记穿鞋子了,所以我赤足上学。2. 初中生:贫困的农村地区有很多孩子赤足行走。3. 高中生: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有时候我们需要放下物质享受,保持赤足的心态。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