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中国式假离婚

拼音: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中国式假离婚 - 简介

“中国式假离婚”,是指中国大陆夫妻双方为了满足一方或双方的某种需求,一致同意办理离婚手续,并且同时商定,在目的达到后再办理复婚手续。“中国式假离婚”是随着拆迁补偿、买二套房、逃避夫妻债务、孩子上学等问题而粉墨登场的,并且成为获取利益的工具。

中国式假离婚 - 现象

2010年10月,房产限购令政策实施后,中国大陆各地婚姻登记处离婚异常热闹,在宁波甚至还出现了一对夫妻连续离两次婚的荒唐事。

2011年1月初,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南京市的离婚人数从2001年比2000年度多出96人,再到2006年比2005年多出2854人,一直到2010年比2009年多出14574人。

其实,在中国内地各个城市,为拆迁多得一套安置房而离婚早已不是新闻。中国式的“假离婚”随着在拆迁补偿、买二套房、逃避夫妻债务、孩子上学等问题而粉墨登场,成为获取利益的工具。这条获取利益的成功捷径让很多夫妻纷纷复制效仿。

中国式假离婚 - 形式

一、通谋离婚,即婚姻当事人双方为了共同的或各自的目的,串通暂时离婚,等目的达到后再复婚的离婚行为;

二、欺诈离婚,即一方当事人为了达到离婚的真正目的,采取欺诈手段向对方许诺先离婚后再复婚,以骗取对方同意暂时离婚的行为。

中国式假离婚 - 成因

中国式假离婚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为了子女上学、落户;有的是为了逃避计划生育政策;有的是为了逃避赡养老人;还有的是为了在单位分房子;也有的是为了办理出国手续更加方便。

也有的本身就是一方为了达到和对方离婚的目的,而编造了种种离婚的理由诱使对方“上钩”,在对方上钩后,又拒绝办理复婚手续,致使对方在感情上受到伤害,或在财产分割上受到损害。

此外,中国式“假离婚”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主要是大家对一些政策安排、资源分配有意见。为了逃避债务、获取更多安置房等目的而假离婚,说明了制度政策上的漏洞。

中国式假离婚 - 隐患

“中国式假离婚”现象的出现,带来了多重隐患。

浙江律师严业周认为,如果夫妻本身感情不错,“假离婚”的问题可能不会马上暴露,但如果有积怨或对方见异思迁等因素存在,“假离婚”就会为日后矛盾的爆发埋下隐患。此外,假离婚获取利益还有可能存在法律上的隐患。

有专家也认为,在法律上,婚姻是自由的,即使夫妻双方为各种目的而离婚,其离婚的意思表示也是真实存在,受法律保护的。夫妻双方一旦办理离婚登记后,婚姻关系就已解除,是否复婚,均由当事双方自愿决定。这是第一个风险,由于“假离婚”同样受法律保护,如果对方是见异思迁的人,夫妻“假离婚”后,另一方将是事件中的受害者和牺牲品。

除了面对弄假成真、人财两空的风险之外,假离婚还面临着法律、财产等方面的风险。为消除房产、财产等记录,双方假离婚时往往会协议将房产、钱财划归一方所有,而如果假离婚弄假成真,一方将会受到损失。并且,根据法律规定,在离婚后复婚,结婚前双方各自拥有的财产属于个人财产,不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而如果假离婚一旦被银行征信系统识破,将会降低信誉等级。按照有关规定,房产管理部门如果发现购房人是假离婚,其享有的购房优惠将被取消,这样假离婚者不仅得不到好处,还在信用上大打折扣。

中国式假离婚 - 各方评论

业内人士认为,“假离婚”是对资源分配不公的一种诉求表达。

有法律人士认为,这不仅是对神圣婚姻的亵渎,更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有网友称“应出台‘限离令’,每人限离婚一次,并且离婚后不允许同居,一经查实(离婚后同居),不得办产权证”“离婚后复婚的,要考虑家庭现有房产,超过第三套住房的,一律补交契税”“为严控投资炒房的行为,可以考虑出台‘购房复婚细则’,离婚后双方有新购住房记录的、房产套数超过两套的,禁止复婚!”

有更多网友表示:房价在土地财政之下的畸高,让限购令之类的政策出台,导致了假离婚对策的蔓延,让社会道德底线不断下降,从根本上说,某些公共政策才是源。

基本含义
指夫妻双方为了某种目的而虚构离婚,实际上并未真正分开。
详细解释
中国式假离婚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由“中国式”、“假”、“离婚”三个词组成。这个成语源于中国社会中一种特殊的现象,即夫妻为了绕过法律限制或获得某种利益,而假装离婚。虽然在表面上他们分开了,但实际上他们并未真正解除婚姻关系,仍然保持着夫妻关系。
使用场景
中国式假离婚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某些夫妻为了个人利益而采取的欺骗行为。它可以用来讽刺那些为了逃避法律责任或获得经济利益而虚伪地离婚的人。
故事起源
中国式假离婚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社会中一些特殊的案例。在某些情况下,夫妻为了规避财产分割、继承权益等问题,采取了虚假离婚的手段。这种现象在中国社会中较为普遍,因此衍生出了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中国式假离婚这个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结构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和记忆。
例句
1. 他们为了分割财产,采取了中国式假离婚的方式。2. 这对夫妻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不得不选择中国式假离婚。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记忆这个成语:将“中国式假离婚”分解为“中国式”、“假”、“离婚”三个部分,分别理解其含义,然后联想夫妻为了某种目的而虚构离婚的情景,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如果想进一步了解中国式假离婚现象在中国社会中的影响以及相关法律规定,可以阅读相关的社会学、法学书籍或者搜索相关新闻报道。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的爸爸妈妈为了让我上一个更好的学校,采取了中国式假离婚。中学生:有些夫妻为了逃避法律责任,采取了中国式假离婚的方式。大学生:中国式假离婚在中国社会中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涉及到法律、伦理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