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月树

拼音:yuè shù

注音:ㄩㄝˋ ㄕ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月中桂树。 唐 卢照邻 《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栽松蒔柏,与月树而交轮;刻角雕甍,共星楼而接翼。” 唐 李峤 《乌》诗:“联翩依月树,迢递绕风竿。”

基本含义
指人品高尚,道德品质纯正,像月亮一样高悬于众人之上。
详细解释
成语“月树”形象地比喻人的品德高尚,不受世俗俗气的影响,像高悬于众人之上的明亮月亮一样纯净高尚。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的品德高尚,道德品质纯正,也可以用于赞美某人的高尚品德。
故事起源
成语“月树”最早出现在《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一书中。据说,战国时期的韩非子曾经被赵国国君招为相国,但他拒绝了,选择在赵国的边境守卫。他以高尚的人品和无私的精神赢得了赵国百姓的尊敬和赞美,被人们形容为“月树”。
成语结构
主体为“月树”,表示人的高尚品德。
例句
1. 他的为人正直,品德高尚,真是一个月树。2. 她的高尚品质令人钦佩,真是一棵月树。
记忆技巧
可以将“月树”与月亮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高悬于众人之上的明亮月亮,代表高尚品德。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品德、道德相关的成语,如“德高望重”、“品学兼优”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就像一棵月树一样。2. 初中生: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他的品德真的很高尚,就像一棵月树。3. 高中生: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能保持高尚品德的人真的很难得,他们就像一片月树在黑夜中照亮我们的道路。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