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大诰

拼音:dà gào

注音:ㄉㄚˋ ㄍㄠˋ

繁体:

基本解释

(1).《尚书》篇名。《书·大诰序》:“ 武王 崩,三监及 淮 夷叛, 周公 相 成王 ,将黜 殷 ,作《大誥》。” 孔 传:“陈大道以誥天下,遂以名篇。”后用以泛称典诰之文。《周书·苏绰传》:“自 有晋 之季,文章竞为浮华,遂成风俗。 太祖 欲革其弊,因 魏帝 祭庙,羣臣毕至,乃命 绰 为大誥,奏行之。”
(2). 明 洪武 十八年颁布的法律文件。内分十种项目,颁之学宫以课士,令人人习之。不久又颁布续编、三编。参阅《明史·太祖纪三》、《明通鉴·太祖洪武十八年》。

基本含义
指君主颁发的重要诏书。
详细解释
大诰是指君主颁发的重要诏书,一般用于授予功勋、赏赐爵位、封官等重要事项。大诰通常由君主亲自撰写,经过严格审查和修改,然后亲自签署和封存,最后由官员传达给相关人员。大诰的内容往往具有重大的政治、军事或社会意义,是君主对臣民的特殊嘉奖或特权授予。
使用场景
大诰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很少使用,但在古代文学和历史故事中经常出现。可以用于描述君主颁发重要诏书的场景,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个重要文件或决定的庄严和权威。
故事起源
大诰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春官·大诰》一篇中,描述了周朝时君主颁发大诰的仪式和程序。在古代,大诰被视为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力象征,是国家政权的重要标志。
成语结构
大诰属于形容词短语,由“大”和“诰”两个字组成。
例句
1. 君主亲自颁发的大诰,使人感受到了皇权的庄严和威严。2. 这份大诰表彰了他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成为他日后晋升的基础。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大诰这个成语:1. 将“大”字与“重要”联系起来,表示君主颁发的是重要的诏书。2. 将“诰”字与“告诉”联系起来,表示君主通过诏书告诉臣民某项重要决定。3. 可以将大诰想象成一份庄严而重要的文件,君主亲自签署和封存。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礼仪制度,了解君主颁发诏书的程序和意义。也可以学习其他与政治和权力有关的成语,如“御驾亲征”、“金銮殿上”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发给我一张大诰,表扬我在班级中的进步。2. 初中生:校长亲自颁发的大诰,使得我感到荣耀和骄傲。3. 高中生:这份大诰是对我多年努力的肯定和认可。4. 大学生:君主颁发的大诰代表了国家对我的重要职位的任命。5. 成人:公司颁发的大诰,使我成为了该部门的负责人,责任重大。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