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方州

拼音:fāng zhōu

注音:ㄈㄤ ㄓㄡ

繁体:

基本解释

(1).指大地。古谓天圆地方,故称。《淮南子·览冥训》:“背方州,抱圆天。” 高诱 注:“方州,地也。”亦指域内。《明史·史可法传》:“夫我即卑宫菲食,尝胆卧薪,聚才智精神,枕戈待旦,合方州物力,破釜沉舟,尚虞无救。” 清 陈梦雷 《华岩岭》诗:“五岳峙方州,臺峰争鼎闢。”
(2).指帝都。《文选·班固<典引>》:“卓犖乎方州,洋溢乎要荒。” 李周翰 注:“方州,帝都也。”
(3).指州郡。 唐 王维 《责躬荐弟表》:“顾臣谬官华省,而弟远守方州。” 宋 洪迈 《容斋三笔·帝王讳名》:“帝王讳名……方州科举尤甚,此风殆不可革。”
(4).指州郡长官。《资治通鉴·宋顺帝昇平元年》:“诉以其私用人为方州。” 胡三省 注:“古者八州八伯,谓之方伯,后世遂以州刺史为方州。” 宋 王安石 《韩持国从富并州辟》诗:“他年佐方州,説将尚不纳。” 清 许承卿 《送古古还沛》诗:“自此 虞翻 思弔客,谁从 唐举 问方州。”

基本含义
方州表示一个人的态度坚定,毫不动摇。
详细解释
方州由“方”和“州”两个字组成。“方”表示方向,引申为坚定不移;“州”表示地方,引申为态度。方州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在态度上坚定不移,毫不动摇。
使用场景
方州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挑战或诱惑时,保持坚定的立场和态度。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困境中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受外界干扰。
故事起源
方州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名叫田方的人。据传,田方是一个非常有信仰和原则的人,他在面对各种诱惑和困难时,始终保持坚定的态度,不为外界所动摇。后来,人们以他的名字来形容一个人的坚定和不动摇。
成语结构
成语“方州”的结构是一个名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他面对困难时始终方州,从不退缩。2. 在道德问题上,他一直方州不改。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方州”与坚定不移的形象联系在一起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十字路口,四面八方都有各种诱惑和困难向他袭来,但他始终保持坚定的立场,不为所动。
延伸学习
方州是一个表示坚定态度的成语,学习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坚定的信念。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坚定态度相关的成语,如“坚定不移”、“毫不动摇”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方州,不被游戏诱惑。2. 初中生:在面对考试的时候,我要方州,努力学习。3. 高中生: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方州,坚持到底。4. 大学生:在选择人生道路时,我要方州,追求自己的梦想。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