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牙校

拼音:yá xiào

注音:ㄧㄚˊ ㄒㄧㄠˋ

繁体:

基本解释

低级武官。《新唐书·石雄传》:“﹝ 石雄 ﹞少为牙校,敢毅善战,气盖军中。” 宋 洪迈 《容斋续笔·银青阶》:“国朝踵袭近代因循之弊,牙校有银青光禄大夫阶,卒长开国而有食邑。”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八:“中丞 阿公 喜极,遣牙校驰笺索藩司 彭公 家屏 赠诗。”

基本含义
指教授讲学时,以口述为主,不使用教材或幻灯片等辅助教学工具的授课方式。
详细解释
牙校一词源自于古代的教学方式。在古代,教授讲学时往往不使用教材或幻灯片等辅助教学工具,而是以口述为主,将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这种授课方式被形象地比喻为“牙校”,意味着教授只需动动嘴巴就能教授学生知识,不需要其他辅助工具。
使用场景
牙校一词多用于描述教授讲学时不使用教材或幻灯片等辅助教学工具的情况。可以用于学术讲座、教师授课、学生辅导等场景。
故事起源
关于牙校的起源并没有明确的故事或典故。牙校一词的使用主要是通过比喻而来,用以形容教授讲学时不使用教材或幻灯片等辅助教学工具的授课方式。
成语结构
牙校是一个形容词+名词的组合,其中形容词“牙”表示“嘴巴”,名词“校”表示“学校”。
例句
1. 这位教授喜欢用牙校的方式讲课,让学生们更加专注于听讲。2. 在这个讲座上,教授采用了牙校的授课方式,没有使用任何幻灯片或教材。
记忆技巧
可以将“牙校”与教授讲学时不使用教材或幻灯片等辅助教学工具的情景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教授只需动动嘴巴就能教授学生知识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教育、学习方式相关的成语,如“画饼充饥”、“纸上谈兵”等,可以进一步拓展对中国文化和语言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今天用了牙校的方式给我们上课,没有使用任何教材。2. 初中生:我们的数学老师喜欢用牙校的方式讲课,让我们更加专注于听讲。3. 高中生:在这个讲座上,教授采用了牙校的授课方式,没有使用任何幻灯片或教材。4. 大学生:这位教授的讲座充满了活力,他采用了牙校的方式,让我们对课程更加感兴趣。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