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议诎

拼音:yì qū

注音:ㄧˋ ㄑㄩ

繁体:

基本解释

谓理屈词穷。詘,通“ 屈 ”。《金史·孙铎传》:“詰难久之, 復亨 议詘。”

基本含义
议诎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表示言辞狡诈、诡计多端。
详细解释
议诎指人们在辩论或争论中使用狡猾、诡计等手段,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善于利用言辞技巧,以欺骗和迷惑他人的人。
使用场景
议诎一词常用于贬义,多用来批评那些不诚实、不正直、不光明正大的人。在正式的辩论、论坛或政治场合中,议诎也可以用来指那些使用欺骗手段和诡计来达到自己目的的人。
故事起源
《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故事中的项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将领。在故事中,项羽与刘邦进行一场辩论,刘邦使用了一种狡猾的辩论技巧,最终战胜了项羽。后来,人们用“议诎”来形容刘邦在辩论中的手段。
成语结构
议诎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议”是动词,表示辩论、争辩;“诎”是形容词,表示狡猾、诡计。
例句
1. 他在辩论中使用了各种议诎手段,最终赢得了争论的胜利。2. 这个政治家以其议诎的辩论技巧而闻名,但也因此失去了人们的信任。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议诎”与“辩论”、“狡猾”等词语联系起来记忆。想象一个人在辩论中使用各种诡计和狡猾的手段,就可以联想到议诎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如果想进一步了解议诎这个成语的使用场景和相关故事,可以阅读相关的历史书籍或辩论技巧的相关文章。此外,还可以学习其他与辩论和欺骗相关的成语,如“辩驳”、“诡辩”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使用议诎的方法骗了我一块糖果。2. 中学生:政治家们经常使用议诎来欺骗选民。3. 大学生:在辩论比赛中,他使用了各种议诎手段,最终获得了冠军。4. 成年人:这个商人以其议诎的手段骗取了很多人的钱财。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