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当言

拼音:dāng yán

注音:ㄉㄤ ㄧㄢˊ

繁体:

基本解释

该说。 明 叶盛 《水东日记·纠弹不承密旨》:“今早有当言事,若有误进奏,驾出不得言,即有罪,皆不可辞。”
(1).正直的话。《管子·霸形》:“ 桓公 曰:‘ 仲父 胡为然?盍不当言,寡人其有乡乎?’” 尹知章 注:“何不陈当言,令寡人有所归向。” 王念孙 《读书杂志·管子五》:“当言,讜言也。讜言,直言也。 蔡邕 注《典引》曰:‘讜,直言也。’”《书·益稷》“来 禹 ,汝亦昌言” 孔 传:“因 皋陶 謨九德,故呼 禹 使亦陈当言。” 陆德明 释文“当,丁浪反。”
(2).指正确的话。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一:“ 三復 曰:‘文理贵中,不贵其速。’ 德裕 以为当言。”

基本含义
指言语准确无误,说话果断有力。
详细解释
当言是由“当”和“言”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当”表示准确、果断的意思,“言”表示说话、言语的意思。当言的基本含义是指说话准确无误,表达思想果断有力,不含糊、迟疑。
使用场景
当言常用于表扬或要求别人说话准确、坚定、有力。可以用来指导或鼓励他人在发言时表达清晰、明确的观点,避免含糊不清或犹豫不决。
故事起源
当言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一篇中。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他在这篇文章中讲述了一个关于言语的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一个人叫张良,他的口才非常出色,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所以人们就说他的话是“当言”。
成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其他结构。
例句
1. 他的演讲非常当言,让人信服。2. 在辩论中,他总是能够以当言的口才击败对手。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当言”中的“当”字,表示准确、果断,像一个人站在目标准确的地方,果断地说出自己的话语。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言语、口才相关的成语,如“一言九鼎”、“口若悬河”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我们要勇敢发言,所以我要当言地说出我的观点。2. 初中生:在班会上,我们应该当言表达对学校的建议和意见。3. 高中生:在辩论赛中,我们要当言地反驳对方的观点,为自己的立场辩护。4. 大学生:在社交场合中,我们要当言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他人进行深入的讨论。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