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刑书

拼音:xíng shū

注音:ㄒㄧㄥˊ ㄕㄨ

繁体:

基本解释

(1).刑法的条文。《书·吕刑》:“哀敬折狱,明启刑书胥占,咸庶中正。”《汉书·刑法志》:“ 子产 相 郑 而铸刑书。” 清 恽敬 《上座主戴莲士先生书》:“ 嘉庆 五年前之计议,如军籍之赏罚,计簿之裒益,刑书之轻重,吏职之进退,均有可意得其符验者。”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一编第四章第五节:“ 晋国 旧势力的代表人物 叔向 ,听到 子产 ‘铸刑书’,就去信攻击他背叛‘先王’的制度。”
(2).刑部尚书的简称。 清 褚人穫 《坚瓠十集·兵刑侍郎谑》:“ 景泰 中,兵刑二部僚佐会坐,时 于谦 为兵书, 俞士悦 为刑书。”
(3).掌管文书的狱吏。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监禁》:“违者禁卒刑书一併重责。”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监禁》:“各犯口粮宜刑书亲看。”

基本含义
刑书指的是古代官府用来记录犯罪事实和判决的文书。引申为法律的威严和严肃。
详细解释
刑书源于古代刑罚制度,是官府用来记录犯罪事实和判决的文书。刑书通常以书法精美、字迹工整的方式书写,以展示刑罚的严肃和威严。因此,刑书这个成语在现代用法中,用来形容法律的庄严和严肃。
使用场景
刑书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法律的严肃和庄严,也可用来形容某个事件或场景中的严肃氛围。例如,在法庭上审判犯罪嫌疑人时,整个庭审过程都充满了刑书的氛围。
故事起源
刑书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刑罚制度。在古代,官府会用刑书来记录犯罪事实和判决,以展示法律的严肃和威严。随着时间的推移,刑书逐渐成为了形容法律严肃的成语。
成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前一个字是“刑”,后一个字是“书”。
例句
1. 在庭审中,法官举着刑书,庄严地宣布了判决结果。2. 这个案件的刑书写得非常严肃,显示了法律的威严。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刑书的字面意思,即刑罚的文书,来记忆这个成语。也可以通过想象法庭上法官举着刑书宣布判决的场景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法律成语和与刑罚相关的词汇,以增加对法律领域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老师教室规时,举着刑书,告诉我们要遵守规则。2. 小学生:我爸爸是法官,他每天都要看很多刑书。3. 初中生:在历史课上,我们学到了古代刑罚制度,老师给我们看了一些刑书的图片。
4. 高中生
刑书这个成语形容了法律的庄严和严肃,我们在政治课上经常会用到这个词语。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