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影子腔

拼音: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拼音: yǐng zǐ qiāng

解释:影子腔又称灯凋、皮影戏、梅花腔。来源于西和、礼县一带,最早出现于清朝康熙末年。它在原民间皮影戏、木偶戏腔调的基础上,吸收了当地民间小曲、鼓乐、说唱等形式,又借鉴秦腔、川剧的一些特点,逐步创定了风格独特、适宜山区演出的“山戏”影子腔。解放后,影子腔作为正式搬上舞台的新剧种,进行了大量改革提高工作,创作了反映陇南农村新生活的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曾多次参加甘肃省汇演,受到专家好评。

基本含义
形容说话或唱歌时声音低沉而没有抑扬顿挫的样子。
详细解释
影子腔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说话或唱歌时声音低沉而没有抑扬顿挫的样子。这种声音没有起伏,缺乏表情和感情,给人一种单调、无生气的感觉。
使用场景
影子腔通常用来形容演讲、朗诵、唱歌等表达方式中缺乏情感和表情的情况。这个词语可以用来批评那些缺乏感情表达和动情的演讲者、歌手等。
故事起源
影子腔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小说《喻世明言》中。故事中,有一个官员叫杨镇,他说话和唱歌的声音都很低沉,没有抑扬顿挫,给人一种很无趣的感觉。后来,人们就用“影子腔”来形容这种声音。
成语结构
影子腔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词组成,分别是“影子”和“腔”。其中,“影子”表示没有实质、没有真实性,而“腔”表示声音的调子。
例句
1. 他的演讲真是太影子腔了,完全没有感情。2. 这位歌手的唱腔太影子腔了,听起来很乏味。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影子腔”与没有生气、缺乏表情的影子形象联系起来,来帮助记忆这个词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的其他成语,了解它们的起源和用法,以丰富自己的词汇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表演太影子腔了,没有激情。2. 初中生:老师的讲课声音总是影子腔,听起来很无聊。3. 高中生:这位演讲者的演讲风格太影子腔了,没有吸引力。4. 大学生:他的音乐演唱风格总是影子腔,缺乏情感。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您有所帮助!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