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隐隐耾耾

拼音:yǐn yǐn hóng hóng

注音:ㄧㄣˇ ㄧㄣˇ ㄏㄨㄥˊ ㄏㄨㄥˊ

繁体:

基本解释

象声词。多形容雷声。 汉 扬雄 《法言·问道》:“或问大声曰非雷非霆,隐隐耾耾,久而愈盈,尸诸圣。” 李轨 注:“尸,主也。雷霆之声闻,当时圣人之言传无穷。”亦作“ 隐隐谹谹 ”。 宋 苏洵 《乐论》:“隐隐谹谹而谓之雷者,彼何用也。”

基本含义
形容事物模糊不清,不明朗。
详细解释
隐隐耾耾是一个形容词词语,用来形容事物的状态模糊不清,不明朗。它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对某种情况或问题的感知模糊,不够清晰。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事物的形象或状况不是非常明确或清楚,有一种模糊不清、朦胧的感觉。
使用场景
隐隐耾耾可以用来形容各种不明朗的情况,例如形容天气不明朗、目标不明确、计划不清晰等等。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对某种情况的感知不够清晰或理解不够透彻。
故事起源
《左传·哀公十年》:“隐隐耆耆,如有若无。”这句话是出自《左传》,原文是形容人的年纪渐长,容貌逐渐变老。后来,这句话的意思逐渐引申为事物模糊不清,不明朗的状态。
成语结构
隐隐耾耾由四个字组成,其中“隐隐”和“耾耾”都是形容词,用来形容事物模糊不清的状态。
例句
1. 这个问题太隐隐耾耾了,我们需要更多的信息才能做出决定。2. 那个人的目标一直隐隐耾耾,没有明确的方向。3. 这个计划的细节还很隐隐耾耾,我们需要进一步的讨论。
记忆技巧
可以用“隐隐”来形象地表示事物模糊不清的状态,而“耾耾”则可以理解为事物的朦胧、模糊之感。通过将这两个词语联系起来,可以更容易地记忆和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模糊、不明朗相关的成语,如“模棱两可”、“朦胧”等等,以扩展对这个主题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天空中的云朵隐隐耾耾,看起来像一幅画。2. 初中生:他的回答让人感到隐隐耾耾,不知道他到底想表达什么。3. 高中生:这个问题的答案一直隐隐耾耾,我们需要更多的证据来做出判断。4. 大学生:这个理论的逻辑很隐隐耾耾,需要更多的实验证据来支持。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