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红线

拼音:hóng xiàn

注音:ㄏㄨㄥˊ ㄒㄧ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 红线 ”。1.红色丝线。 唐 白居易 《红绣毯》诗:“染为红线红於蓝,织作披香殿上毯。”
(2).传说中的 唐 代女侠名。原系 潞州 节度使 薛嵩 的青衣,后掌笺表,号内记室。时 魏博 节度使 田承嗣 将并 潞州 。 嵩 日夜忧闷,计无所出。 红线 乃夜到 魏郡 ,入 田 寝所,盗床头金盒归,以示儆戒。 嵩 复遗书 承嗣 ,以金盒还之。 承嗣 遣使谢罪,愿结姻亲。 红线 也辞去,不知所终。见 唐 袁郊 《甘泽谣·红线》。 明 陆采 《明珠记·写诏》:“ 红线 至 魏博 而偷盒,止却反谋。” 清 赵翼 《美人风筝》诗之六:“挽住尚烦 红线 手,倦飞或坠 緑珠 楼。”
(3).俗谓男女婚姻多系前定,仿佛有红线暗中牵系。因以称缔结婚姻或媒约。《三侠五义》第四回:“据老夫看来,并非妖邪作祟,竟为贤契作红綫来了。”川剧《柳荫记》第五场:“才貌两双全,命我牵红线,员外定喜欢!”
(4).借指聘礼。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休傒倖,不要你半丝儿红綫,成就了一世儿前程。”
(5).喻指贯穿始终的正确思想。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侈靡篇>的研究》:“特别是戡天的思想,即是控制自然界使为人类服务的那种主张,这是《荀子·天论篇》的特色,也是在《侈靡篇》中贯穿着的一道红线。” 秦牧 《长街灯语·一九七九年的晨钟》:“‘实事求是’四个字出现了很多次,实际上,它也的确像一根红线一样,贯串于整份公报之中。”
见“ 红綫 ”。

英文翻译

1.redline

基本含义
指不可逾越的界限或底线。
详细解释
红线是指在传统文化中代表禁止或警告的一种象征。红线起源于古代中国,用红色线带来标记禁止区域或禁止行为的边界线。红线在现代汉语中也用来形容界限不可逾越,或对某种行为或言论的限制。
使用场景
红线常用于形容一些不能逾越的底线或禁止的行为。例如,在法律、道德、伦理等方面,红线可以指示一些不可违背的规则或原则。在个人关系中,红线可以表示不能越过的底线或边界,用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和尊严。
故事起源
红线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传说故事《牛郎织女》。故事中,织女是天上的仙女,牛郎是凡间的牧童。他们相爱却因为天河的存在无法在一起。最后,天帝看到他们的真心,用一根红线把他们的小指系在一起,让他们能够在每年的七月七日相会。这个故事中的红线象征着命运的安排,也成为了红线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主谓结构,由“红线”两个汉字构成。
例句
1.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越过红线。2. 政府已经明确表示,任何违法行为都是红线,绝不容忍。3. 他的言论已经触碰到了我的红线,我感到非常愤怒。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红线相关的故事和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红线代表着一种禁止或警告,不能逾越的底线。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红线相关的成语,如“画蛇添足”、“划清界限”等,来丰富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保护环境,不要越过红线,不乱扔垃圾。2. 初中生:网络暴力是不能容忍的,我们要明确红线,共同维护和谐的网络环境。3. 高中生:在学术研究中,抄袭是触碰红线的行为,我们要树立诚信意识,严守学术道德。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