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干办

拼音:gàn bàn

注音:ㄍㄢˋ ㄅ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1).谓干练能办事。 唐 李翱 《与淮南节度使书》:“由是经之旨弃而不求,圣人之心外而不讲,干办者为良吏,适时者为连贤。”《金史·章宗纪二》:“今之察举官吏者,多责近效,以干办为上。”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二》:“ 海公 精力干办,尚能必行其意,后人效之,一步不可行,而物议沸矣。”
(2).经办;办理。 宋 彭乘 《续墨客挥犀·胥吏魁桀狡狯》:“一日, 陈 谓胥曰:‘宅中欲会一二女客,何人可使干办?’”《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 李雄 ﹞到得干办了公事,却又没工夫照管儿女。”
(3).亦称“ 干办公事 ”。原名勾当公事,避 宋高宗 赵构 名讳改。制置使、总领、安抚使、镇抚使、转运使、提点刑狱公事、都大提举茶马、都大提举坑冶、三衙长官等属官。由长官委派处置各种事务。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天上台星》:“旧制诸路监司属官,曰勾当公事。 建炎 初,避 高宗 嫌名,易为干办。时军兴属公数倍,平时有题於传舍云:‘北去将军少,南来干办多。’盖始此。”

基本含义
指积极主动地去做事情,不拖延、不推诿。
详细解释
干办是由“干”和“办”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干”表示积极主动地行动,不拖延,不推诿;“办”表示处理事情,完成任务。干办这个成语强调了积极主动地去做事情,不拖延、不推诿的态度和行动。
使用场景
干办常用于表达对工作、学习等事务的积极态度和行动力。可以用于鼓励自己或他人勇敢地去做事情,不拖延、不推诿。也可以用于批评他人拖延、推诿的行为,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去处理事情。
故事起源
干办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朝徐渭的《宛署杂记》中。故事讲述了一个官员在接到上级的命令后,立即行动,迅速处理完事情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干办这个成语的含义,即积极主动地去做事情,不拖延、不推诿。
成语结构
干办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干”是动词,表示行动;“办”是宾语,表示事情、任务。
例句
1. 他对待工作总是干办不拖延,效率很高。2. 老师鼓励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干办学习任务,不懒散。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干办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工作、学习中积极主动地去做事情,不拖延、不推诿的场景,加深对该成语的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干办相关的成语,如“干净利落”、“干脆利索”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做一个干办作业的好孩子,不拖延,不偷懒。2. 初中生:老师要求我们要干办学习任务,不给自己找借口。3. 高中生:面对高考,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干办复习,不浪费时间。4. 大学生:毕业论文的deadline快到了,我要干办,不拖延到最后一刻。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