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愚戆

拼音:yú zhuàng

注音:ㄧㄩˊ ㄓㄨㄤˋ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 愚赣 ”。1.愚笨戆直。亦用作自谦之词。《韩非子·六反》:“嘉厚纯粹,整穀之民也,而世少之曰:愚赣之民也。”《后汉书·蔡邕传》:“臣以愚赣,感激忘身。” 明 方孝孺 《答林子山书》:“某愚戇而昧於道,诵圣贤之言,恒惴惴然惧无所闻。” 郭沫若 《棠棣之花》人物表:“此二人在戏中地位,颇为重要,似愚戆而却天真,似粗暴而却柔顺,良心未昧,易受感动。”
(2).愚昧刚愎。《大戴礼记·文王官人》:“困而不知其止,无辨而自慎,曰愚赣者也。” 卢辩 注:“赣,闇佷也。”愚赣,一本作“ 愚怒 ”。

基本含义
愚昧、傻瓜
详细解释
愚戆指的是愚昧无知、思维迟钝的人。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愚笨,缺乏智慧和敏锐的洞察力。
使用场景
愚戆常用于形容那些思维迟钝、不善于思考、缺乏智慧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言行举止愚蠢、不明智。
故事起源
关于愚戆成语的起源,有一个寓言故事。相传古代有一位名叫愚戆的人,他非常愚蠢,经常做出一些愚蠢的事情。由于他的愚蠢行为,他在村中成了笑柄,人们开始用他的名字来形容愚笨的人。
成语结构
愚戆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他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仍然一副愚戆的样子。2. 这个人不但愚戆,而且还非常自大。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愚戆的“愚”字和“戆”字,愚蠢的人往往思维迟钝,不善于思考。可以通过想象一个傻瓜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愚戆相关的成语,如愚公移山、愚公移木等。这些成语都与愚蠢、愚昧的人有关,通过学习这些成语,可以扩大对愚戆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思维很愚戆,总是做出一些愚蠢的决定。2. 初中生:那个同学虽然长得很高大,但是却一副愚戆的样子。3. 高中生:他在班级中一直被人戏称为愚戆,因为他的成绩很差。4. 大学生:虽然他长得很帅,但是他的言谈举止却让人觉得他很愚戆。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