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榆木圪墶

拼音:

注音:

繁体:榆麵|榆麪

基本解释

坚硬的榆树根。喻思想顽固。 葛洛 《卫生组长》:“人人都是封建迷信脑袋,像榆木圪墶一样,三斧子五斧子劈不开。”亦作“ 榆木疙瘩 ”。《新华文摘》1981年第2期:“ 罗心刚 :‘ 老夏 ?你认识?’ 夏雨 :‘岂止认识!是我爸爸,典型的榆木疙瘩脑袋!’”

基本含义
形容一个人愚笨、迟钝,没有智慧和才能。
详细解释
榆木圪墶,榆木是一种木材,圪墶是指墙壁的破败不堪。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智力和才能非常有限,像榆木一样愚笨和迟钝。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智商低下,缺乏才能和智慧的情况。可以在讽刺或嘲笑某人时使用。
故事起源
榆木圪墶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中的一则故事中。故事中,有一个叫做张大户的人,他非常愚蠢和无知,被人们戏称为“榆木圪墶”。后来,这个成语就流传开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愚笨和迟钝。
成语结构
榆木圪墶是一个由三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榆木”是形容词,用来形容“圪墶”这个名词。
例句
1. 他对数学一窍不通,真是个榆木圪墶。2. 这个人虽然学历很高,但是思维很迟钝,简直是个榆木圪墶。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站在一堵破烂的墙前,而这个人的头部是由榆木制成的,表示他智力和才能的低下。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成语相关的词语,如“愚笨”、“智商”等,以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对数学一窍不通,真是个榆木圪墶。2. 初中生:他虽然学习努力,但是思维很迟钝,有点像榆木圪墶。3. 高中生:他虽然有一些才华,但是在解决问题上总是慢半拍,真是个榆木圪墶。4. 大学生:他的思维方式非常单一,缺乏创新,有点像榆木圪墶。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