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国丧

拼音:guó sāng

注音:ㄍㄨㄛˊ ㄙㄤ

繁体:

基本解释

◎ 国丧 guósāng
[state funeral] 旧指皇帝、皇后、太上皇、太后的丧事,在一定的时间内禁止宴乐婚嫁,以示哀掉

详细解释

帝、后之丧,臣民缟素,停止宴乐婚嫁,称国丧。《东观汉记·廉范传》:“ 章和 二年,帝崩, 范 奔赴 敬陵 ……或谓 麟 曰:‘故 蜀郡 太守 廉叔度 ,好賙人穷,今奔国丧,当是。’”

基本含义
指国家遭受重大灾难或丧失重要人物,国家陷入悲痛和困境的状态。
详细解释
国丧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用来形容国家遭受重大灾难或丧失重要人物后的悲痛和困境状态。比喻国家陷入危难之中,国民心情沉重,社会秩序紊乱。这个成语强调了国家和民众的悲痛和困扰。
使用场景
国丧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国家遭受重大灾难,如自然灾害、战争等,或者重要人物去世,如国家元首、政治家等的离世。它可以用来描述国家的悲痛和困境,以及人民的心情沉重。
故事起源
国丧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在古代,当国家遭受重大灾难或重要人物去世时,国家会进行一系列的丧礼仪式,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悼和对国家的悲痛。这些仪式包括低调的活动、停止娱乐和庆祝活动等。国丧成语的含义就是源自这种古代的丧礼仪式,用来形容国家悲痛和困境的状态。
成语结构
国丧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国”和“丧”,其中“国”表示国家,“丧”表示丧失。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国丧”的意义。
例句
1. 国丧之时,全国上下都沉浸在深深的悲痛之中。2. 在国丧期间,人们要遵守丧礼的规定,不参加娱乐和庆祝活动。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国家遭受重大灾难或丧失重要人物的场景,国民心情沉重,国家陷入困境,形成了“国丧”的状态。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国家和悲痛相关的成语,如“国殇”、“国恨”等,以丰富对国家和社会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国丧时,我们要保持庄重,不参加娱乐活动。2. 初中生:国丧之际,全国上下都沉浸在深深的悲痛之中。3. 高中生:国丧时,我们要团结一致,共渡难关。4. 大学生:国丧之后,国家需要重建,我们要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