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诰毖

拼音:gào bì

注音:ㄍㄠˋ ㄅ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告诫。《书·酒诰》:“厥誥毖,庶邦庶士,越少正、御事,朝夕曰:‘祀兹酒。’” 孔 传:“ 文王 其所告慎众国众士於少正官御治事吏,朝夕敕之:惟祭祀而用此酒,不常饮。”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经说·诰毖诰教》:“其戒饮酒也,於庶邦则曰‘誥毖’,於小子则曰‘誥教’。庶邦指士大夫而言,故以毖戒之,毖之为辞严。”

基本含义
指君主颁发的诏书或君主的谕旨。
详细解释
诰毖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诰”指君主颁发的诏书,表示君主的命令或指示;“毖”指君主的谕旨,表示君主的命令或规定。两个词合在一起,表示君主颁发的诏书或君主的谕旨。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君主颁布重要命令或规定的情况。可以用于描述君主对国家大事、政策、法律等方面的重要决策。
故事起源
《左传·文公二十六年》记载了一个故事,说齐国的君主颁布了一份重要的诏书,对国家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改革。这个诏书被称为“诰毖”,后来成为了一个成语。
成语结构
成语“诰毖”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固定的结构。
例句
1. 君主颁发的诰毖,对国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 这份诰毖规定了严厉的法律制度,对社会秩序起到了很大的维护作用。
记忆技巧
可以将“诰毖”拆分成两个部分,记忆时先记住“诰”的含义,表示君主的命令或指示;然后再记住“毖”的含义,表示君主的命令或规定。通过拆分记忆,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君主的权力。了解君主颁发诏书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以及诏书在中国古代政治中的作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让我们写一篇作文,我收到了一份老师的诰毖,要求我们写一篇关于环保的作文。2. 初中生:我们班级举行了一次班会,班主任发表了一份诰毖,要求我们加强学习,提高成绩。3. 高中生:学校领导发出了一份诰毖,要求全校师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社会做贡献。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