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池柳

拼音:chí liǔ

注音:ㄔㄧˊ ㄌㄧㄨˇ

繁体:

基本解释

(1).池边柳树。 唐 陈通方 《赋得春风扇微和》:“池柳晴初拆,林鶯暖欲飞。” 唐 白居易 《宿窦使君庄水亭》诗:“使君何在在 江 东,池柳初黄杏欲红。”
(2).借指丧车。池,古代饰棺象征重霤的编竹;柳,古代饰棺的帷盖。 北周 庾信 《周太子太保步陆逞神道碑铭》:“铭旌两没,池柳双迴。” 倪璠 注引《礼记·檀弓上》“池视重霤” 孔颖达 疏:“池者,柳车之池也。”

基本含义
指人的脸色或事物的颜色苍白无华。
详细解释
成语“池柳”由两个词组成。其中,“池”指的是池塘或水潭,“柳”指的是柳树。在古代,池塘旁常常种植着垂柳,因为柳树的叶子长而绿,所以形容颜色苍白无华的东西或人的脸色苍白无血色时,就用“池柳”来形容。
使用场景
成语“池柳”通常用来描述人脸色苍白无血色、事物颜色苍白无华的情况。可以用于形容人因疾病、恐惧、惊慌等原因而显得苍白无力,或者用来形容事物因无光彩、无生气而显得苍白无华。
故事起源
关于成语“池柳”的起源并没有明确的故事。根据汉代文学家刘向的《说苑》一书中的记载,成语“池柳”最早出现在《左传》中。这个成语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被使用,成为了一个常见的比喻手法。
成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形式为“池柳”。
例句
1. 他病得很重,脸色苍白无华,像一棵池柳。2. 这幅画的色彩苍白无华,像是一片池柳。3. 她听到这个坏消息后,脸色顿时变得池柳一样。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成语“池柳”。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个池塘旁,池塘里有一棵苍白无力的柳树,叶子垂落而没有一丝生机。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颜色、表情、情绪相关的成语,如“面红耳赤”、“脸色发青”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害怕得脸色变得池柳一样,一点红润都没有。2. 初中生:他听到这个坏消息后,脸色苍白无华,像是一棵枯萎的池柳。3. 高中生:在那个恐怖的电影场景中,演员的脸色苍白无血色,就像是一片池柳。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