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奏帖

拼音:zòu tiē

注音:ㄗㄡˋ ㄊㄧㄝ

繁体:

基本解释

犹奏章。《金史·章宗纪二》:“八月庚辰,勅计议官所进奏帖,可直言利害,勿用浮辞。”

基本含义
指上报、呈报的文书。
详细解释
奏帖是指将事情上报或呈报给上级的文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上级机关、领导等收到下级或下属的报告或请求。它强调了属下对上级的尊重,以及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使用场景
在工作场合或官方场合中,当下属需要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请求批准或提出建议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它可以用来描述属下向上级呈报事情的过程。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官场。在古代中国,官员们需要向上级报告工作情况或请求批准,他们会写一份正式的文书,称之为“奏帖”。这些奏帖会被送到上级手中,以表达下属对上级的尊重和顺从。
成语结构
奏帖由两个字组成,其中“奏”是动词,表示向上级报告或请求;“帖”是名词,表示文书或书信。
例句
1. 小明将工作计划写成一份奏帖,上交给了他的领导。2. 部门经理看了下属的奏帖后,决定批准他的请求。3. 在古代中国,官员们每天都要写很多奏帖来向上级报告工作。
记忆技巧
可以将“奏帖”与“上级”联系在一起记忆。奏帖是下属向上级呈报事情的方式,强调了尊重和顺从。可以想象自己是一个下属,需要向上级上交一份奏帖,来汇报工作情况或请求批准。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官场的文化和礼仪,可以深入了解官员们在古代如何向上级呈报事情。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写了一份奏帖给老师,请求延长作业时间。初中生:学生会代表们写了一份奏帖给校长,请求增加课外活动时间。高中生:学生们写了一份奏帖给校领导,请求改善图书馆的设施。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