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役法

拼音:yì fǎ

注音:ㄧˋ ㄈㄚˇ

繁体:

基本解释

(1).谓为法令所役使。《慎子》逸文:“以力役法者,百姓也;以死守法者,有司也;以道变法者,君长也。”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杂说》:“作法者君,守法者臣,役法者民。”
(2).差役之法。 宋 秦观 《论议上》:“夫所谓役法者,其科条品目虽曲折不同,大抵不过差、免二法而已。”《明史·食货志二》:“役法定於 洪武 元年。”

基本含义
役法是指法律规定的兵役制度。
详细解释
役法源自于中国古代的兵役制度,是指法律规定的兵役制度。在古代中国,兵役是一种义务,每个男性都需要服兵役,为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做出贡献。役法是对兵役制度的规范和管理,确保兵役的公平和合理性。
使用场景
役法一般用于讨论兵役制度、军事法律等方面的话题。也可以用于比喻某种严格的规定或制度。
故事起源
役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军事制度。在古代,兵役是一项重要的义务,每个男性都需要服兵役。役法的出现是为了规范和管理兵役制度,确保兵役的公平和合理性。
成语结构
役法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1. 他违反了役法,被判处军事法庭。2. 这个国家的役法非常严格,每个男性都需要履行兵役义务。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役法这个成语:1. 将役法的发音“yì fǎ”与“义法”联想起来,表示役法是对兵役义务的法律规定。2. 可以想象一个军队中的士兵,他们需要按照役法进行训练和服役。
延伸学习
学习役法这个成语的同时,可以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兵役制度的知识,以及现代军事法律的发展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爸爸告诉我,役法是国家规定的法律,每个男孩长大后都要履行兵役义务。2. 初中生:我们学校开展了一次军事训练,让我们了解役法的重要性和军人的辛苦。3. 高中生:我正在准备参军入伍,要遵守役法的规定,履行自己的国家义务。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