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耽学

拼音:dān xué

注音:ㄉㄢ ㄒㄩㄝˊ

繁体:

基本解释

谓特别好学。《后汉书·朱穆传》:“及壮耽学,鋭意讲诵,或时思至,不知自亡失衣冠,颠队阬岸。”《晋书·儒林传·虞喜》:“ 寻阳 翟汤 、 会稽 虞喜 并守道清贞,不营世务,耽学高尚,操拟古人。”《旧唐书·李密传》:“ 越国公 杨素 见於道,从后按轡躡之,既及,问曰:‘何处书生,耽学若此?’”

基本含义
指迷恋于书本知识而不注重实际应用的学习方式。
详细解释
耽学源于中国古代的儒家学派,指的是过分追求书本知识而忽视实际经验和实践的学习态度。耽学者通常沉迷于阅读和研究书籍,却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种学习方式被认为是一种狭隘和片面的学习方式。
使用场景
耽学常用于批评那些只重视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能力的人。可以用来形容一些学生或学者过分迷恋于理论研究而忽视实际问题的情况。
故事起源
耽学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中,其中孔子的学生曾子曾经批评了耽学的学习方式。曾子认为,学习应该注重实践和实际应用,而不仅仅是死读书本。这个故事成为了耽学一词的起源。
成语结构
耽学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1. 他整天沉迷于书本,完全是个耽学之人。2. 耽学者常常只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践经验。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耽学”与过分迷恋书本知识的学习方式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整天埋头在书堆中,而忽视了周围的实际生活,这样就能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古代的儒家学派和其他相关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论语》和其他经典著作,了解更多关于儒家学说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整天只会读书,连运动都不会,真是个耽学之人。2. 初中生:那个同学总是埋头在书本中,从不参加实践活动,真是个耽学者。3. 高中生:我们应该注重实践经验,而不仅仅追求书本知识,不要成为耽学的学生。4. 大学生:耽学是一种狭隘的学习方式,我们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