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一来

拼音:yī lái

注音:ㄧ ㄌㄞˊ

繁体:

基本解释

(1).来一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晋 楚 将平,诸侯将和, 楚王 是故昧於一来。” 唐 白居易 《赠昙禅师》诗:“五年不入 慈恩寺 ,今日寻师始一来。”《宋史·卓行传·巢谷》:“ 苏軾 责 黄州 ,与 谷 同乡,幼而识之,因与之游。及 軾 与弟 辙 在朝, 谷 浮沉里中,未尝一来相见。”
(2).常与“二来”、“三来”等连用,列举理由或目的。 元 关汉卿 《五侯宴》第四折:“一来庆贺功劳,二来犒赏孩儿。”《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龙香 一来晓得姐姐的心事,二来见 凤生 靦覥,心里也有些喜欢,要在里头撮合。”《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咱一来是为行好,二来也怕脏了我的店。” 朱自清 《给亡妇》:“你常生病,却总不开口,挣扎着起来;一来怕扰我,二来怕没人做你那分儿事。”
(3).谓某种动作或情况的出现。 鲁迅 《故事新编·序言》:“不记得怎么一来,中途停了笔,去看日报了。” 巴金 《家》七:“他自己把心关着,唯恐别人看见他的秘密,你想,这样一来别人怎好跟他接近?” 老舍 《正红旗下》十:“到端午、中秋、重阳,大家若是都作些诗,喝点黄酒,有多好呢!哼,那么一来,天下准保太平无事了!”
(4).蒙语ire的音译。“来了”之意。《华夷译语》等作“亦列”。 明 黄元吉 《流星马》第二折:“通事见正旦云:‘也七阿妈萨一来四。’”参阅 方龄贵 《元明戏曲中的蒙古语》。

基本含义
表示某种情况或原因是首要的或最重要的。
详细解释
成语“一来”是由“一”和“来”两个字组成,其中,“一”表示首要、第一,而“来”表示原因、缘故。成语“一来”表示某种情况或原因是首要的或最重要的。
使用场景
成语“一来”常用于说明某种情况或原因的重要性,强调某个因素对于结果的决定性作用。可以用于各种场合,例如工作、学习、生活等。
故事起源
成语“一来”的起源尚无确切记载,可能是根据汉语语法规则形成的。成语起源于古代汉语中的表达方式,用以强调某个原因或情况的重要性。
成语结构
成语“一来”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1. 他能力出众,一来是因为他勤奋努力,二来是因为他有很好的学习方法。2. 这个项目能够成功,一来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强大的团队,二来是因为我们有足够的资源支持。3. 学习一门外语,一来是为了扩大自己的视野,二来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成语“一来”与“首要的原因”或“最重要的情况”联系起来,来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成语“一来”含义相近或相似的成语,例如“一因”、“一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吃蔬菜,一来是因为它们有很多营养,二来是因为它们好吃。2. 初中生:我喜欢读书,一来是因为读书可以开阔眼界,二来是因为读书可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3. 高中生:我要好好学习,一来是因为我想考上理想的大学,二来是因为我想为将来的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