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竹符

拼音:zhú fú

注音:ㄓㄨˊ ㄈ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1).“ 竹使符 ”的省称。《后汉书·百官志三》:“尚符璽郎中四人。本注曰:旧二人在中,主璽及虎符、竹符之半者。”
(2).泛指地方长官印符。 唐 权德舆 《送孔江州》诗:“才子厌兰省,邦君荣竹符。” 宋 苏轼 《皇兄令史赠博州防御使傅平侯制》:“故具官令史,端厚有常,靖恭寡过,生不勒於保傅,没见思於族姻,宜分竹符,就赐茅社。” 清 曹寅 《书院瓶中杏花将残漫赠三绝句》之二:“慧色为谁延一日,竹符新调 锡山 泉。”参见“ 竹使符 ”。

基本含义
指用竹子制作的符箓,比喻虚假的凭证或证明。
详细解释
竹符是古代常用的一种符箓,用竹子刻制而成。在古代,人们常常使用符箓来祈求神灵的保佑或驱邪。然而,有些人会伪造竹符来骗取信任或获取不正当的利益。因此,“竹符”成为了指代虚假凭证或证明的成语。
使用场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使用“竹符”来形容一些虚假的文件、证明或凭证。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些欺诈行为或虚假宣传。
故事起源
关于“竹符”的故事来源尚不明确,但可以推测它与古代社会中的一些欺诈行为有关。古代社会中,人们尊重符箓,认为它们具有神奇的力量。然而,有些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会伪造符箓来欺骗他人,从而获得不正当的好处。
成语结构
竹符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
例句
1. 他拿出一张竹符,声称是皇帝的亲笔信,企图骗取财物。2. 这份合同上的证明是伪造的竹符,不能作为有效凭证。3. 不要轻易相信那些拿着竹符的人,很可能是在欺骗你。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竹符”与虚假凭证或证明之间的关系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拿着一张竹子制作的符箓,声称这是真实的证明,但实际上却是虚假的。这样的联想可以帮助你记住“竹符”的含义。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有趣的成语,了解它们的起源和用法。你还可以尝试用更多的成语来丰富你的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说他有一张竹符,可以让我变成超级英雄。2. 初中生:老师发现他使用了虚假的竹符来请假。3. 高中生:政府发布的环保竹符被揭露是虚假的,引发了公众的愤慨。4. 大学生:公司使用了伪造的竹符作为项目的合法证明,结果被曝光。希望这个关于“竹符”的学习指南对你有帮助!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