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尊威

拼音:zūn wēi

注音:ㄗㄨㄣ ㄨㄟ

繁体:

基本解释

称对方威严的敬词。《三国演义》第四七回:“某见事不明,误犯尊威,幸勿掛怀。”《水浒传》第三三回:“ 花荣 拜上僚兄相公座前:所有薄亲 刘丈 ,近日从 济州 来,因看灯火,误犯尊威,万乞情恕放免。”

基本含义
尊重权威,敬畏威势。
详细解释
尊威是指对权威人物或权势的尊重和敬畏。它强调人们应该尊重权威,不敢违背其意志,也不敢轻视其威势。这个成语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重视权威和等级制度的观念。
使用场景
尊威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们对权威的敬畏和尊重,可以用于讨论尊重长辈、敬仰领导、遵守法律等方面的情境。
故事起源
据传,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在春秋时期,齐国有个名叫孟尝君的宰相。有一次,孟尝君到秦国拜见秦王,秦王非常重视他,派人迎接他。当时有个名叫公孙支的人也到秦国拜见秦王,但是秦王却没有派人迎接他。公孙支非常愤怒,回到齐国后,对孟尝君说:“你在秦国得到了尊重,而我却被轻视了,这是不公平的。”孟尝君回答说:“尊威者得尊威,公孙支者得公孙支。”意思是说,权威得到尊重是理所当然的,而没有权威的人只能得到自己的名字。
成语结构
这个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尊”和“威”。
例句
1. 我们应该尊威重法,遵守国家的法律。2. 年轻人要学会尊重长辈,尊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面对权威时,面露敬畏的表情,表示对权威的尊重和敬畏。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尊威相关的成语,如“尊师重道”、“尊贤使能”等。还可以学习相关的文化背景,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对权威的重视和尊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尊威重法,不做违法的事情。2. 初中生: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尊重老师,尊威是培养我们健康成长的基础。3. 高中生:政府颁布的法律是保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我们应该尊重法律,尊威才能得到尊重。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尊重学术权威,尊威才能在学术界获得认可和尊重。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