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秉言

拼音:bǐng yán

注音:ㄅㄧㄥˇ ㄧㄢˊ

繁体:

基本解释

谤言。民间的非议。秉,通“ 谤 ”。《管子·小匡》:“其称秉言,则足以补官之不善政。” 郭沫若 等集校引 王绍兰 曰:“‘秉’当依《齐语》读为谤,‘称’即‘偁’之借字,《説文》‘偁,扬也’,谓扬其谤言令上闻也。”

基本含义
坚守言论,恪守原则。
详细解释
秉言是指坚守自己的言论或原则,不偏不倚地坚持自己的立场。它强调了个人的坚定和不动摇,不受外界干扰和诱惑的影响。
使用场景
秉言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面对困难、诱惑或压力时,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不轻易妥协。它也可以用来表达对某人的赞赏,认为他能够坚持自己的信念。
故事起源
秉言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昭公二十一年》。昭公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位君主,他非常重视言辞的力量,认为言辞是管理国家的重要手段。有一次,昭公问他的宰相郤犨:“你认为我应该怎样处置那些反对我政策的人?”郤犨回答道:“君主应该秉持自己的言论,坚持自己的原则。”昭公非常赞赏郤犨的回答,因此形成了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秉言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秉”和名词“言”组成。
例句
1. 他在面对困难时,秉言不让步,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2. 这位领导秉言而行,不受任何人的影响。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手持一把剑,坚定地守护着自己的言论和原则,不受任何干扰。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秉言”相关的成语,如“秉公办理”、“秉烛夜游”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秉言守信,不说谎。2. 初中生:在面对诱惑时,我们应该秉言不让步,坚守自己的原则。3. 高中生:作为学生干部,我要秉言负责,为同学们提供帮助和支持。4. 大学生:在社会中,我们要秉言行事,不轻易妥协自己的价值观。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