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横断山脉

拼音: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横断山脉:世界年轻山系之一。中国最长、最宽和最典型的南北向山系,唯一兼有太平洋和印度洋水系的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通常为川、滇两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区东部南北向山脉的总称。因“横断”东西间交通,故名。其范围界限有“广义”和“狭义”之说,按“广义”说,介于北纬22°~32°05′,东经97°~103°,即东起邛崃山,西抵伯舒拉岭,北界位于昌都、甘孜至马尔康一线,南界抵达中缅边境的山区,面积60余万平方公里。境内山川南北纵贯,东西骈列,自东而西有邛崃山、大渡河、大雪山、雅砻江、沙鲁里山、金沙江、芒康山(宁静山)、澜沧江、怒山、怒江和高黎贡山等。

详细解释


 简要介绍

横断山脉是四川、云南两省西部及西藏自治区东部南北走向山脉的总称,因横隔东西交通,故名“横断”。横断山脉高山深谷相间,自西向东主要有伯舒拉岭、他念他翁山、芒康山、沙鲁里山、大雪山等,山岭之间是河谷深切,有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流贯。植物、土壤垂直分布明显,具有热、温、寒三带景色。

横断山脉由于走向特殊、地理位置特殊,它在地理、地质、生物、水文等诸多科学领域有重要意义。横断山脉成为印度洋的暖湿气流进入我国的通道,印度洋的暖湿气流被喜马拉雅山脉和冈底斯山脉两条东西向的高大山脉所阻挡,沿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进入我国,给青藏高原东南地区带来丰沛雨水,进而对这里冰川发育、植物分布有重大影响。由于横断山脉的形成过程是逐渐由近东西走向变为近南北走向的,使这里的生物逐渐进化出非常特殊的适应性,成为动物、植物学研究的热点地区。另外由于横断山脉的交通困难,许多地方很少受外来影响,保存了许多少数民族独特文化和未被破坏的自然景观。

山岭自西向东包括色隆拉岭、伯舒拉岭(南延为高黎贡山)、怒山、宁静山(南延为云岭)、沙鲁里山、大雪山、邛崃山等。北纬25°~29°40′之间基本上是南北走向,北纬29°40′以北向西展开,北纬25°以南向东南撒开。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山岭多雪峰冰川,位于北纬27°40′的玉龙雪山海拔5596米,为中国纬度最南的现代冰川分布区。山岭褶皱紧密,断层成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安宁河等许多大河都沿深大断裂平行发育。各条断裂带在第四纪都有活动。怒江以西的腾冲地区有第四纪火山群,龙陵县、潞西县一带近年也曾发生过强烈地震。

南北差异大,北纬27°40′以南的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西部受西南季风影响,多地形雨,湿润温和;云岭一带湿度减低,背风谷地更为干旱。山地植被以云南松为主。北纬27°40′以北垂直分带明显,2800~3800米为高山松林、云南松林, 阴坡为云杉林;3800~4200米为冷杉、红杉林;4200米以上为高山灌丛、高山草甸带;4800~5200米植被稀疏,为高山荒漠带。北纬30°以北,3200~4200米为寒温带针叶林,以云杉林为主。是中国重要林区,但由于山势坡度大,交通不便,开采难度大,采伐不当地区易导致水土流失。农业区主要集中在 2800米以下,最高上限约3900米左右。主要以生产茶、油桐、核桃、板栗等经济林木为主。产贝母、冬虫夏草、大黄、党参、五味子、天麻等药材。河流流量大,落差急,水力资源极为丰富。

自然特征

地质与地貌:横断山脉位于中国西部地槽区与介于上述地槽区和中国东部地台区之间的康滇地轴。印支运动使区

内褶皱隆起成陆,并形成一系列断陷盆地。盆地中堆积有侏罗系、白垩系地层。燕山运动又发生褶皱和断裂。直到第三纪中期,地壳缓慢上升,经受了长期剥蚀夷平,形成广阔夷平面。第三纪末期至第四纪初期,构造运动异常活跃,统一的夷平面变形、解体,岭谷高差趋于明显。第四纪经历多次冰川作用。区内丘状高原面和山顶面可连接为一个统一的“基面”,“基面”上有山岭,下为河谷和盆地;横断山脉岭谷高差悬殊。邛崃山岭脊海拔3000米以上,主峰四姑娘山海拔6250米,其东南坡相对高差达5000余米。大雪山主峰贡嘎山海拔7556米,为横断山脉最高峰。其东坡从大渡河谷底到山顶水平距离仅29公里,而相对高差竟达6400米之巨。沙鲁里山海拔一般在5500米以上,北部的高峰雀儿山海拔6168米。其西的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即所谓三江),相距最近处在北纬27°30′附近,直线距离仅76公里。三江江面狭窄,两岸陡峻, 属典型的“V”字型深切峡谷,尤以金沙江石鼓附近的虎跳峡为世界著名峡谷之一。

横断山脉山间盆地、湖泊众多,古冰川侵蚀与堆积地貌广布,现代冰川作用发育,重力地貌作用,如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屡见。同时,地震频繁,是中国主要地震带之一,著名的鲜水河、安宁河和小江等地震带都分布于本区。

气候土壤与垂直带谱:横断山脉气候上受高空西风环流、印度洋和太平洋季风环流的影响,冬干夏雨,干湿季非常明显,一般5月中旬~10月中旬为湿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5%以上,不少地区超过90%,且主要集中于6、7、8三个月;从10月中旬~翌年5月中旬为干季,降雨少,日照长,蒸发大、空气干燥。气候有明显的垂直变化,高原面年均温14~16℃,最冷月6~9℃,谷地年均温可达20℃以上。南北走向的山体屏障了西部水汽的进入,如高黎贡山东坡保山,年降水量903毫米,年均相对湿度70%,西坡龙陵分别为2595毫米和83%。

植被和土壤:依气候、地势而变,从东南到西北,可划分为:①边缘热带季风雨林-红壤带。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带。③暖温带、温带针阔叶林-褐色土、棕壤带。④寒温带亚高山森林草甸-暗棕壤和亚高山草甸土带。其中第2带带谱结构最完整,具有从亚热带到永久冰雪带的所有分带。如贡嘎山东坡:①山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黄红壤、黄棕壤带(海拔1000~2400米)。②山地暖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棕壤带(2400~2800)。③山地温带、寒温带暗针叶林-暗棕壤、漂灰土带(2800~3500)。④亚高山亚寒带灌丛草甸-亚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带(3500~4400)。⑤高山寒带流石滩植被-寒漠土带(4400~4900)。⑥极高山永久冰雪带(4900米以上)。

资源和人文概况:横断山脉是中国重要的有色金属矿产地。其中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成矿带以有色金属为主的各种矿藏多达百种以上;在雅砻江和金沙江交汇处一带的成矿带富含钒钛磁铁矿,如攀枝花地区(见攀西地区)是中国铁矿储量很大的地区之一,同时又是中国生产钒钛金属和其他有色金属及稀有金属的重要基地。横断山脉是中国主要水能资源分布区。如金沙江以枯水位计算,干流落差达3000余米,包括支流在内,水能蕴藏量近1亿千瓦。

区内条件对动植物的生存发展极为有利。植被具有古北植物区系、中亚区系、喜马拉雅区系和印度马来亚区系多种成份。多古植物的孑遗种属,如乔杉、铁杉、连香树、水青树、珙桐等,特别是第三纪的古老植物种类如云杉属和冷杉属种类占全国一半以上。森林资源富饶而广布,是中国第2大林区──西南林区的主体部分。森林种类极为复杂。经济林木和果木丰富。盛产贝母、冬虫夏草、天麻、大黄、三七、麻黄等各种中药材。花卉种类更为繁多,尤以多种杜鹃花、报春花和山茶花为著。动物兼具东洋界西南区、古北界青藏高原区和北方华北区等多种成分,兽类、鸟类和鱼类约占全国总数一半以上;珍贵稀有动物属国家保护的有大熊猫、金丝猴、黑金丝猴、白唇鹿、牛羚、野牛、野象、长臂猿、小熊猫、班羚、林麝、豹、云豹、马麝、水鹿、藏雪鸡、绿尾红雉、血雉等。

横断山脉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除汉族外,有藏、彝、纳西、怒、傈僳、独龙、普米、白、布依等20多个民族,多数地区人口密度低,目前区内工农业生产水平较低。

横断山脉是中国目前发现古猿化石地区之一,禄丰古猿化石(见禄丰县)和元谋猿人化石(见元谋县)的发现,证明横断山脉是人类发源地之一。

最高峰

贡嘎山(Minya Konka)坐落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在横断山系的大雪山中段,位于大渡河与雅砻江之间。“贡嘎山”,藏语意为“最高的雪山”,山体南北长约6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其主峰海拔7556米,地处北纬29.35.44,东经101.52.44,在四川省康定、泸定、石棉、九龙四县之间。 贡嘎山海拔7556米,是四川省最高的山峰,被称为“蜀山之王”。山区高峰林立,冰坚雪深,险阻重重,是中国海洋性山地冰川十分发育的高山之一,在登山运动和科学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一座极受登山爱好者青睐的名山。

贡嘎山景区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康定、九龙三县境内,以贡嘎山为中心,由海螺沟、木格错、五须海、贡嘎南坡等景区组成,面积l万平方公里,贡嘎主峰周围林立着145座海拔五六千米的冰峰,形成了群峰簇拥、雪山相接的宏伟景象。贡嘎山景区内有10多个高原湖泊,著名的有木格错、五须海、人中海、巴旺海等,有的在冰川脚下,有的在森林环抱之中,湖水清澈透明,保持着原始、秀丽的自然风貌。景区内垂直带谱十分明显,植被完整,生态环境原始,植物区系复杂,已查明的植物有4880种。属国家一、二、三类保护的动物有20多种。景区内温泉点有数十处,水温介于40摄氏度至80摄氏度之间,有的达到90多度,著名的有康定二道桥温泉和海螺沟温泉游泳池。景区内还有跑马山,有贡嘎寺、塔公寺等藏传佛教寺庙,有藏族、彝族等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贡嘎山周围著名山峰有:中山峰海拔6886米,爱德嘉峰6618米,热德卖峰6549米,笔架山5880米,蛇海子山5878米,白海子山5924米,田海子山6070米。景区内还有跑马山,有贡嘎寺、塔公寺等藏传佛教寺庙,有藏族、彝族等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贡嘎山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文化旅游经济圈

2007年1月,长期从事横断山域文化旅游研究的专家周小林,从自然地理、民族文化、人文旅游、区域经济等多方面相关联的角度,创造性地提出“横断山域文化旅游经济圈”的全新概念。周小林认为,为全力推进中国西部的发展,四川、云南、西藏、贵州、甘肃、青海等六省区应紧密地团结起来,摈弃狭隘的“香格里拉”概念,全力着手联合打造“横断山域文化旅游经济圈”,使之成为中国西部文化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板块。周小林提出的“横断山域文化旅游经济圈”涉及四川、云南、西藏、贵州、甘肃、青海等六省区,其范围介于北纬21°~35°、东经92°~105°。

以现行的行政区划表现,“横断山域文化旅游经济圈”范围:

东界在四川省广元—绵阳—都江堰—乐山—宜宾—贵州省毕节—六盘水—兴义—云南省个旧一线以西;

西界在青海省曲麻莱—杂多—西藏自治区边坝—工布江达—朗县—云南腾冲一线以东;

北界在青海省玛多—甘肃省合作一线以南;

南界在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景洪一线以北。

“横断山域文化旅游经济圈”范围内的面积共1336723平方公里,占中国陆地国土总面积的13.92。

“横断山域文化旅游经济圈”范围内的人口共8506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55%。

“横断山域文化旅游经济圈”地处东亚、南亚和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区域的交汇处,区内汇集了高山峡谷、雪峰冰川、高原湿地、森林草甸、湖泊瀑布、地热温泉等奇异景观。是世界上罕见奇特的自然风光最为多样、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横断山域文化旅游经济圈”区域内的九寨沟、黄龙、若尔盖、米亚罗、卧龙、四姑娘山、卡龙沟、稻城、海螺沟、贡嘎山、新都桥、丹巴、九龙、色达、德格、都江堰、青城山、乐山、峨眉山、蜀南竹海、木里、泸沽湖、梅里雪山、丽江、大理、西双版纳、罗平、元阳、虎跳峡、香格里拉、怒江、独龙江、马岭河、大方、玉树、甘南、林芝、雅鲁藏布大峡谷、波密、察隅、墨脱等等地方早已成为国内旅游的热点,成为国内外旅游爱好者无限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横断山域文化旅游经济圈”是世界上罕见的多民族、多语言、多种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并存的地区。区域内有阿昌族、白族、布朗族、布依族、藏族、傣族、德昂族、独龙族、哈尼族、回族、基诺族、景颇族、拉祜族、傈僳族、门巴族、蒙古族、苗族、纳西族、怒族、普米族、羌族、水族、瑶族、彝族、壮族、仡佬族、佤族、珞巴族等28个少数民族世居于此,他们在这里世代繁衍、交往、迁徙,为后人保留下了大量古老文化的信息,日积月累,形成一条特殊的民族走廊和历史文化沉积带。

“横断山域文化旅游经济圈”区域面积虽然仅占中国陆地国土总面积的13.92%。但却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之一,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之美誉。

由于区域内最底点与最高点海拔高差达7700余米,致使这里云集了相当于北半球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和寒带等多种气候类型和生物群落,有10个植被型、23个植被亚型、90余个群系。

“横断山域文化旅游经济圈”区域内拥有高等植物460余科、2800余属、18000余种,科、属、种的数量分别占全国的95%、73%、65%。其中,有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160种(类),占全国总数的63%。区域内有脊椎动物1900余种,占全国总数的63%,其中陆生脊椎动物1500余种。在中国公布的335种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横断山域文化旅游经济圈”内就有220余种,占全国总数的66%。“横断山域文化旅游经济圈”内还拥有2200多种观赏植物,其中花卉植物在1700种以上,不少是珍奇种类和特产植物,堪称为珍树、奇花、异草的“花卉王国”。

推荐词语

©2019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19034508号-2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