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贯籍

拼音:guàn jí

注音:ㄍㄨㄢˋ ㄐ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1).在户籍簿上登记入册。 隋炀帝 《答智顗遗旨书》:“又以僧末贯籍,许其出首。”
(2).指户口册。《旧唐书·杨炎传》:“ 玄宗 方事夷狄,戍者多死不返,边将怙宠而讳,不以死申,故其贯籍之名不除。”
(3).谓迁至新地经过一定时间,取得入当地户籍的资格。 宋 宋祁 《孙仆射行状》:“迁至 汶上 ,乐其风土,遂贯籍焉。” 元 姚燧 《转运盐使曹公神道碑》:“至 金 初,曾祖 仪 贯籍 睢 之 考城 。”

基本含义
指人才出众,能够贯通前后,才思敏捷。
详细解释
贯籍是一个四字成语,由“贯”和“籍”两个字组成。贯指贯通,通达;籍指籍贯,出身。贯籍形容一个人的才能出众,能够贯通前后,才思敏捷。
使用场景
贯籍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人才出众,能够在学习、工作或其他方面做到贯通前后,才思敏捷的人。可以用于表扬他人或自我描述。
故事起源
贯籍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后汉书·杨震传》。杨震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出生贫寒,但是勤奋好学,才思敏捷。他的才华和能力得到了当时权贵的赏识,被任命为官职。因为他的才能出众,能够贯通前后,才思敏捷,所以人们用“贯籍”来形容他。
成语结构
四字成语。
例句
1. 他在学校里是个贯籍的学生,成绩优秀,能够灵活运用知识。2. 这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很出色,他的贯籍才华令人佩服。
记忆技巧
可以把“贯籍”拆分为“贯通前后”和“才思敏捷”,并与杨震的故事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与才能、学习相关的成语,如“才高八斗”、“聪明才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我们班的贯籍学生,每次考试都能拿第一名。2. 初中生:她的贯籍才华让老师和同学都非常羡慕。3. 高中生:他在学术研究方面有着贯籍的能力,成为了学术界的翘楚。4. 大学生:作为一名贯籍的学生,他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