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黜陟幽明

拼音: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chù zhì yōu míng ㄔㄨˋ ㄓㄧˋ ㄧㄡ ㄇㄧㄥˊ

黜陟幽明 

黜退昏愚的官员,晋升贤明的官员。《书·舜典》:“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 孔 传:“黜退其幽者,升进其明者。” 三国 魏 曹操 《度关山》诗:“黜陟幽明,黎庶繁息。” 唐 陈子昂 《上军国利害事·出使》:“昔 尧 舜 氏不下席而天下理者,盖黜陟幽明能折中尔。”亦作“ 黜幽陟明 ”。《宋书·邓琬传》:“孤以不才,任居藩长,大惧宗稷,歼覆待日。故招徒 楚郢 ,飞檄京甸,志遵前典,黜幽陟明,庶七庙復安,海昏有绍。” 明 归有光 《送昆山县令朱侯序》:“ 有光 等与于南宫之试,亲见天子黜幽陟明之典。”

基本含义
指贬低优秀的人才,提拔无能之辈。
详细解释
黜陟幽明源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黜陟幽明,以成其治。”意为排斥优秀的人才,提拔无能之辈。这个成语中的“黜陟”意为降低和提拔,而“幽明”意为优秀和无能。
使用场景
该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些管理者或领导者不正确的选拔人才的行为。也可以用于批评不公平的晋升制度。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春秋时期的左传。当时,齐国的襄公为了治理国家,想要选拔优秀的人才。他命令官员黜陟幽明,即要降低原本被看好的人的地位,提拔原本被看轻的人。这种选拔方式被认为是不公平的,因此形成了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主谓结构。
例句
1. 这个公司的晋升制度真是黜陟幽明,不公平。2. 领导黜陟幽明,导致公司的人才流失。
记忆技巧
可以将“黜陟幽明”拆分为“黜陟”和“幽明”,并与具体的例子相结合记忆。例如,想象一个领导者将一个优秀的员工降职并提拔一个无能的员工,这就是黜陟幽明。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选拔人才方式,以及现代企业中的人才选拔制度。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为什么要黜陟幽明呢?不应该提拔最优秀的人吗?2. 初中生:我觉得学校的晋升制度有些黜陟幽明,不公平。3. 高中生:这个公司的黜陟幽明导致了很多优秀的人才离职。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