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一而不党

拼音:yī ér bù dǎng

注音:ㄧ ㄦˊ ㄅㄨˋ ㄉㄤˇ

繁体:

基本解释

谓混一而无偏颇。《庄子·马蹄》:“一而不党,命曰天放。” 成玄英 疏:“党,偏也。”

基本含义
指一个人或一个团体在面对利益冲突时能够坚持原则,不偏袒任何一方。
详细解释
一指一个人或一个团体,在这里指的是公正、正直的态度;而不党则表示不偏袒任何一方,不倾向于任何一方。这个成语强调了在面对冲突时要保持中立和公正的原则。
使用场景
在讨论公正、中立和公正行为的时候,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比如在政治、法律、教育等领域,强调公正、中立的态度和行为。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儒家学说。在儒家思想中,强调了一个人应该秉持公正和中立的原则,不偏袒任何一方,这也是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语结构
由四个字组成的成语,每个字的意思都很明确,结构简洁明了。
例句
1. 作为一名法官,他一而不党,始终保持中立的态度。2. 在这次争议中,他一而不党,公正地做出了判断。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一而不党”与公正、中立的概念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两个相互冲突的阵营中间,保持公正和中立的立场。
延伸学习
可以深入研究儒家思想和其他与公正、中立相关的成语,如“公正无私”、“中庸之道”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评比我们的比赛成绩时一而不党,公正地给出了每个人的得分。2. 初中生:在班级的竞选中,我会一而不党地投票,选择最适合的候选人。3. 高中生:作为学生会的主席,我要一而不党,做出公正的决策,为同学们谋福利。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