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滞固

拼音:zhì gù

注音:ㄓㄧˋ ㄍ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固执而不变通。《后汉书·张曹郑传论》:“而守文之徒,滞固所禀,异端纷紜,互相诡激。” 李贤 注:“滞固犹固执也。言学者各守所见,不疏通也。”《宋史·地理志一》:“大率东人皆朴鲁纯直,甚者失之滞固,然专经之士为多。”

英文翻译

1.obstinate; inflexible

基本含义
滞固指固执不变,不愿改变或适应新的情况或环境。
详细解释
滞固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滞”意为停滞不前,不流畅,不灵活;“固”意为坚固,固执。滞固形容人或事物思想、态度、行为等固执不变,不愿意接受变化或适应新的情况。
使用场景
滞固一词常用于贬义,用来批评那些不愿意接受新观念、不愿意改变的人或事物。它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固执己见,不肯听取他人的意见;也可以形容一种保守的思维方式或行为习惯,不愿意适应新的环境或变化。
故事起源
滞固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中,原文是“滞固不化”。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春秋时期,当时鲁国有一位名叫公叔痤的大臣,他固执己见,不愿意接受他人的意见,因此被人们称为“滞固不化”。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人们引用,用来形容那些固执不变的人或事物。
成语结构
滞固的结构是形容词+形容词。
例句
1. 他的思维滞固,不愿意接受新观念。2. 这个组织的管理方式滞固不变,需要进行改革。3. 她滞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听取别人的建议。
记忆技巧
我们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成语滞固。可以想象一个人脚步沉重地走在泥泞的土地上,就好像思维被困在了一个固定的状态中,无法前进或变化。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滞固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相关的成语,例如“顽固”、“守旧”等,这些成语都有关于固执、不愿改变的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是个滞固的孩子,不愿意尝试新的食物。2. 小学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勇敢尝试新事物,不要滞固地坚持自己的观点。3. 初中学生:有些同学在学习上滞固不变,不愿意改进自己的方法。4. 高中学生:他的思维滞固,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建议,导致错失了很多机会。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