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归依

拼音:guī yī

注音:ㄍㄨㄟ ㄧ

繁体:

基本解释

◎ 归依 guīyī
[grace] [对于神的] 归顺,皈依。原指佛教的入教仪式,后来泛指参加宗教组织
抖擞辞贫里,归依宿化城。——唐· 王维《游感化寺》
◎ 归依 guīyī
[depend on] 依附
无所归依的流浪者

英文翻译

1.同 “皈依” [guī yī]

详细解释

(1).佛教语。信仰佛教者的入教仪式。因对佛、法、僧三宝表示归顺依附,故称。 隋 慧远 《大乘义章》卷十:“归投依伏,故曰归依。”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州乡媿伏,远邇归依。” 唐 胡伯崇 《赠释空海歌》:“説四句,演毘尼,凡夫听者尽归依。” 明 宋濂 《广利禅寺碑铭》:“自 晋 逮今歷一千九十七年之多,国王大臣以及氓隶,靡不归依。”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六篇:“佛教既渐流播……闻者虽或悟无常而归依,然亦或怖无常而却走。”
(2).投靠;依靠。 元 无名氏 《小尉迟》第四折:“俺父亲投 唐 以来,撇下我归依无处。” 清 顾炎武 《与颜修来手札》:“弟夏秋主於其家,昕夕对谭,心所归依,惟在门下。” 李大钊 《史观》:“苟不明察歷史的性象,以知所趋嚮,则我之人生,将毫无意义,靡所适从,有如荒海穷洋,孤舟泛泊,而失所归依。”

基本含义
归顺依附,向某个人或事物表示忠诚和依赖。
详细解释
归依是佛教用语,指信众接受佛陀的教诲,将心灵归属于佛教。在一般语境中,归依表示向某个人或事物表达忠诚和依赖,表示心甘情愿地投靠或信奉。
使用场景
归依常用于形容对某个事物或人表示忠诚和依赖的情况。例如,可以说一个人归依于某个领导,表示他对领导的忠诚;也可以说一个人归依于某个宗教,表示他对宗教的信仰。
故事起源
归依一词最早源自佛教,佛教徒将心灵归属于佛教,并接受佛陀的教导。这个词语在中国文化中被广泛应用,形容对某个人或事物表示忠诚和依赖。
成语结构
主谓结构,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他归依于领导,对领导非常忠诚。2. 她归依于佛教,每天诵经念佛。3. 孩子们归依于父母,对他们言听计从。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归依”与佛教相关联来记忆,想象自己将心灵归属于佛教,表示对佛教的信仰和依赖。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佛教的相关知识,了解佛教的教义和文化。同时,也可以学习其他成语,丰富自己的汉语词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归依于我的爸爸妈妈,他们对我非常关心。2. 初中生:作为一名学生,我应该归依于老师,好好学习。3. 高中生:我归依于音乐,它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4. 大学生:我归依于我的导师,他对我的学术指导非常重要。5. 成年人:我归依于我的信仰,它给我力量和方向。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