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公台

拼音:gōng tái

注音:ㄍㄨㄙ ㄊㄞˊ

繁体:

基本解释

古代以三台象征三公,因借指三公之位或泛指高官。《后汉书·胡广传》:“﹝ 广 ﹞自在公台三十餘年,歷事六帝,礼任甚优。” 唐 姚合 《使两浙赠罗隐》诗:“何当 世祖 从人望,早以公台命 卓侯 。” 宋 王君玉 《国老谈苑》卷一:“ 竇仪 自 周朝 以来,负文章识度,有望於时,搢绅许以庙廊之器, 仪 因以公台自许,急於大用。”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 雷州 司户参军 丁谓 ,顷自书生,获升科第,因缘险佞,据窃公台,贿赂苞苴,盈於私室。”

基本含义
指人们公开谈论、批评一个人或一件事情的言论或行动。
详细解释
公台是一个由“公”和“台”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公”表示公开、公众,“台”表示讲台、舞台。公台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们公开谈论、批评一个人或一件事情的言论或行动。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公开批评、公开讲论的场合和行为。
使用场景
公台一词常用于描述公众舆论对某人或某事的批评、议论。比如,在新闻报道中,可以用公台来形容媒体对某个政治人物的批评和讨论;在社交媒体上,可以用公台来形容网友们对某个事件的热议和评论。
故事起源
公台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战国时期。据说,当时有一个叫公台的人,他善于辩论和批评。他经常站在一个高台上向人们公开批评和讲论一些不公正的事情。因此,人们就用“公台”来形容公开批评的场合和行为。
成语结构
公台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媒体对这个政治丑闻进行了公台式的批评。2. 在网络上,人们纷纷公台这个公司的不良行为。
记忆技巧
可以将公台的发音“gōng tái”与“公开谈论”进行联想。同时,想象一个人站在高台上公开批评的场景,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舆论、批评相关的成语,如“大肆批评”、“口诛笔伐”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公台了我的作文,让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处。2. 初中生:我们班级开展了一次公台活动,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对学校的建议和意见。3. 高中生:在社交媒体上,年轻人们公台了某个明星的行为,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4. 大学生:学生会公台了学校食堂的食品质量问题,要求改善食堂的食品安全措施。5. 成年人:公众公台了政府的决策,要求政府更加透明地处理民生问题。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