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抵掷

拼音:dǐ zhì

注音:ㄉㄧˇ ㄓ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投掷。《三国志·魏志·董卓传》“是时蝗虫起,岁旱无穀,从官食枣菜”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 《魏书》:“司隶校尉出入,民兵抵掷之。” 晋 左思 《娇女》诗:“红葩掇紫蔕,萍实骤抵掷。”旧题 宋 苏轼 《艾子杂说》:“鳧忽蹣跚而人语曰:‘我鸭也,杀而食之乃其分,奈何加我以抵掷之苦乎?’”

基本含义
指能够抵挡和反击敌人的攻击。
详细解释
抵掷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一方在面对敌人的攻击时能够坚决抵抗并进行有效反击。这个成语强调了抵抗的坚定和反击的果断。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个人、组织或国家在面对困难、挑战或敌对势力时的坚定态度和果断行动。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困境中坚定不移地保卫自己的权益,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国家在面对外部压力时坚决捍卫自己的利益。
故事起源
抵掷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孟子·梁惠王上》一书中。故事讲述了梁惠王和孟子的对话。孟子告诉梁惠王,如果一个国家不坚决抵抗外敌的进攻,就如同没有抵挡能力的城墙,很容易被攻破。这个故事强调了抵抗和反击的重要性。
成语结构
抵掷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形容词短语。其中,“抵”是动词,表示抵挡、抵抗的意思;“掷”是动词,表示投掷、猛击的意思。
例句
1. 在困境中,他始终抵掷敌人的攻击,最终取得了胜利。2. 这个国家在面对外部压力时,坚定地抵掷了敌人的威胁。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抵”字和“掷”字形象化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将“抵”字想象成一个人用手臂撑住一面墙,表示抵挡;而“掷”字可以想象成一个人用力投掷物体,表示猛击。通过这样的形象联想,可以更容易记忆和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抵掷相关的成语,如“抵死磕”、“抵抗不住”等,可以进一步拓展对这个主题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像超级英雄一样,抵掷坏人的攻击!2. 初中生:在面对考试的压力时,我们要坚定信心,抵掷困难,取得好成绩。3. 高中生:国家面临外部压力时,我们应该团结一心,抵掷敌人的威胁。4. 大学生:在创业的道路上,我们要能够抵掷各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