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调琴

拼音:tiáo qín

注音:ㄊㄧㄠˊ ㄑㄧㄣˊ

繁体:

基本解释

弹琴。《汉书·扬雄传上》:“阴阳清浊穆羽相和兮,若 夔 牙 之调琴。” 唐 郑谷 《献制诰杨舍人》诗:“窗下调琴鸣远水,帘前睡鹤背秋灯。”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何处调琴,惺惺地把醉魂呼醒?”

基本含义
指调整乐器的音调,比喻调整事物的状态或关系。
详细解释
成语“调琴”比喻调整事物的状态或关系,使之协调和谐。它源自音乐中调整乐器音调的过程,如果乐器音调不准,就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才能保证演奏出准确的音调。同样地,人们在处理事物时也需要调整和协调各种因素,以达到一个更好的状态。
使用场景
成语“调琴”可以用于各种场景,特别适用于描述人际关系、协调团队合作、调整情绪等方面。例如,在工作中,领导可以调琴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使整个团队更加高效;在家庭生活中,夫妻双方可以相互调琴,处理好家庭事务,保持和谐的家庭氛围。
故事起源
关于成语“调琴”的起源并没有明确的故事,但它来源于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借用了调整乐器音调的意象。在中国传统音乐中,调整乐器音调被视为一项重要的技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和研究,因此成为了一个比喻调整事物的状态或关系的有力形象。
成语结构
成语“调琴”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调”和名词“琴”组成。
例句
1. 领导的角色就像一位指挥家,需要调琴协调团队的工作。2. 在家庭中,夫妻之间要相互调琴,共同解决问题。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成语“调琴”与音乐相关联来记忆。想象一位音乐家在演奏前调整乐器的音调,将琴弦调得准确和谐,这样就能形象地理解成语的含义。此外,可以将“调琴”与调整事物的状态或关系的意义联系起来,形成联想记忆。
延伸学习
如果对音乐有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乐器和演奏技巧。此外,还可以学习其他与调整事物状态相关的成语,如“调和”、“调整”等,以丰富词汇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和同学们调琴,一起合作完成任务。2. 初中生:班长在班级会议上调琴,希望大家能积极参与志愿活动。3. 高中生:老师要求我们在团队项目中调琴,互相配合,达到最好的效果。4. 大学生:在实习期间,我们需要调琴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