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足额

拼音:zú é

注音:ㄗㄨˊ ㄜˊ

繁体:

基本解释

满额。 清 西清 《黑龙江外记》卷三:“説者谓 满 官学生,岁给膏火银二两,义学生无之。然则 满 官学生尝溢额,义学生尝不足额,膏火有无所致也。”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三章第四节:“城乡人民踊跃参加,五天内即告足额,而四乡农民前来报名的仍源源不绝。”

基本含义
指数量或金额等完全达到要求,没有任何差额。
详细解释
足额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数量或金额等完全满足要求,没有任何差额。它强调完全、充分,表示事物的数量或金额等已经达到或超过了要求,没有任何不足之处。
使用场景
足额一词常用于描述支付、捐款、完成任务等方面的情况。它可以用来表示某个人或组织已经按照要求完成了支付或捐款,或者某项任务已经完全达到了预期目标。
故事起源
目前关于“足额”的故事起源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根据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可以推测它可能来源于古代商贸活动中的计算和结算过程。在古代,商贩或买卖双方在交易时需要进行计算和结算,如果数量或金额等完全达到要求,没有任何差额,就可以说是“足额”。
成语结构
成语“足额”由两个汉字组成,前一个字是“足”,后一个字是“额”。
例句
1. 他的工资已经足额支付,没有任何欠款。2. 他捐款足额,为这个慈善机构做出了巨大贡献。3. 他完成了任务,将所有材料都足额提交了。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足额”这个成语:1. 将“足”和“额”两个字分开记忆,先记住它们的发音和意义。2. 将“足”想象成一只脚,表示完全、充分的意思。3. 将“额”想象成一个额头,表示数量或金额等的要求。4. 将“足”和“额”连起来,形象地想象为一个脚踩在额头上,表示数量或金额等完全达到要求。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足额”相关的成语,例如“足不出户”、“足智多谋”等。通过学习相关的成语,可以拓展对于“足额”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我今天把家庭作业做得足额,没有任何错别字。2. 小学生:我把课本上的习题都做得足额,没有漏做一道题。3. 初中生:我在考试中取得了足额的分数,爸爸妈妈都很开心。4. 高中生:我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极参与,完成了足额的志愿服务时间。5. 大学生:我通过兼职工作,每个月都能挣到足额的生活费。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全面了解和运用成语“足额”。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