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浮侈

拼音:fú chǐ

注音:ㄈㄨˊ ㄔㄧˇ

繁体:

基本解释

(1).浮华奢侈。 汉 王符 《潜夫论·浮侈》:“今天下浮侈离本,僭侈过上,亦已甚矣。” 宋 苏舜钦 《两浙路转运使司封郎中王公墓表》:“公慤守家政,以清约先己,不为浮侈隳其世法。” 明 唐顺之 《赠宜兴尹林君序》:“豪家富人竞为浮侈,与 吴会 争胜。”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八章第一节:“ 王符 主张禁止浮侈,节省民力。”
(2).华而不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表》:“然恳惻者辞为心使,浮侈者情为文使。”

基本含义
形容人过于奢侈浪费,不节俭。
详细解释
浮侈是由“浮”和“侈”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浮”意为浮躁、不踏实,指人的行为轻浮、不稳定;“侈”意为奢侈、铺张,指人的生活方式过于奢华、浪费。因此,浮侈形容人过于奢侈浪费、不节俭,贬义较强。
使用场景
常用于指责那些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奢华生活的人,或形容个人、团体、社会等过度浪费资源的行为。
故事起源
浮侈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哀公四年》中,该篇记载了鲁国公子浮侈的故事。公子浮侈是鲁国君主的儿子,他过度追求享乐,铺张奢华,不顾国家的财政困难。最终,鲁国因为公子浮侈的挥霍无度而陷入了危机。
成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形容词构成,形容词之间无实质上的词义关联。
例句
1. 他的生活太浮侈了,每天都在名牌店购物。2. 这个公司的管理层浮侈奢华,导致了财务状况的恶化。
记忆技巧
可以将“浮侈”与“浮华”相对比。浮华指的是表面上华丽而没有实质内容的东西,而浮侈则强调过度奢侈、浪费。通过对比记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浮侈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奢华”、“铺张”等,以加深对浮侈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买了很多贵的玩具,真是太浮侈了。2. 初中生:那个富家子弟过着浮侈的生活,从不知道节约。3. 高中生:我们应该反对浮侈的消费观念,提倡节俭和环保。4. 大学生:浮侈的生活方式不仅浪费资源,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