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负德

拼音:fù dé

注音:ㄈㄨˋ ㄉㄜˊ

繁体:

基本解释

(1).寡恩,少德。《文选·李陵<答苏武书>》:“ 陵 虽孤恩, 汉 亦负德。” 李善 注:“言 陵 无功以报 汉 为孤恩, 汉 戮 陵 母为负德。” 唐 白居易 《李陵论》:“或曰, 武帝 不能明察,下听流言,遽加厚诛,岂非负德?”
(2).承受恩德。 北周 庾信 《谢明皇帝赐丝布等启》:“虽復拔山超海,负德未胜;垂露悬针,书恩不尽。” 倪璠 注:“言恩德甚重,虽巨鼇不能负也。”

基本含义
背离道德,不守信义
详细解释
负德是指一个人违背道德准则,不守信义,不履行应尽的义务或责任。这个成语强调了一个人应该守信用、恪守道德,否则会被视为不道德或不诚实的人。
使用场景
负德通常用于批评那些背离道德准则,不守信用的人。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不履行承诺,背叛朋友,或违背道德规范的行为。
故事起源
负德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十七年》这篇古代历史文献中。故事讲述了一个叫昭公的国君,他在位期间,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然而,昭公却违背道义,背叛了他的盟友晋国。晋国因此对昭公感到非常失望,认为他负了自己的道义和信义。于是,人们就用“负德”来形容这种背离道义、不守信义的行为。
成语结构
负德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声成语,其中“负”是动词,表示背离、违背,而“德”则是名词,表示道德、信义。
例句
1. 他答应帮我做事,却迟迟不兑现,真是负德之人。2. 这个商人为了赚钱,不顾他人的利益,负德行事。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例如,你可以想象一个人背着一个道德的包袱,象征着他负了道义。这样的联想可以帮助你记住这个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道德、信义相关的成语,如“守信用”、“守正不阿”等。这些成语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负德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说好要一起玩游戏,可是他却不来了,真是负德的行为。2. 初中生:我把作业借给他复印,结果他却说忘了,真是负德。3. 高中生:他曾经是我们班的班长,却在关键时刻退缩了,我觉得他负了自己的道义。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