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颠顔

拼音:

注音:

繁体:顛顔

基本解释

指 窴颜山 。古山名。在今 蒙古高原 杭爱山 南面的一支。 汉 元狩 四年名将 霍去病 追 匈奴 至 窴颜山 赵信城 ,得 匈奴 积粟食军,即此山。见《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汉 荀悦 《汉纪·哀帝纪下》:“黄门郎 扬雄 上书諫曰:‘……於是浮 西河 ,絶大漠,破 颠颜 ,袭单于王庭,穷极其地。’”

基本含义
指人的脸色发白,因病或受惊而变得苍白无血色。
详细解释
颠顔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来形容人因病或受到惊吓而脸色变得苍白无血色。它多用于修辞手法,表示一个人的面色苍白,形容其非常害怕、惊讶、震惊或受到巨大打击。
使用场景
颠顔一词常用于文学作品、小说、电影或戏剧中,用来形容一个人因为受到惊吓或遭遇到令人震惊的事情而脸色苍白无血色。此外,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因为病情或其他原因而脸色苍白。
故事起源
《史记·卷四·秦始皇本纪》中有一则记载,说秦始皇在修建长城时,有一天突然看到了一只巨大的蛇,吓得他颠顔而退。这个故事中的“颠顔”就是形容秦始皇因为受到惊吓而脸色变得苍白无血色。
成语结构
颠顔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颠”表示颠簸、震动,第二个字“顔”表示脸。结合起来,形成了“颠顔”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脸色苍白无血色。
例句
1. 他听到那个可怕的消息后,顿时颠顔失色。2. 在恐怖电影的结尾,观众们都颠顔惊恐。3. 她看到那只大蜘蛛后,吓得颠顔惊恐。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颠顔”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受到惊吓或受到巨大打击后,脸色苍白无血色,像是被颠簸了一样。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如果想进一步学习成语,可以了解其他与颜色、表情或情感有关的成语,比如“脸红耳赤”、“面红耳赤”、“惊恐万状”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当老师突然宣布明天有一场考试时,全班的同学都颠顔惊恐。2. 初中生:听到那个吓人的恐怖故事后,我不禁颠顔失色。3. 高中生:当我看到那个可怕的画面时,我的朋友们都颠顔吓呆了。4. 大学生:在电影院看到那个惊悚片的结尾时,观众都颠顔惊恐,纷纷尖叫起来。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