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佛弟子

拼音:fó dì zǐ

注音:ㄈㄛˊ ㄉㄧˋ ㄗㄧˇ

繁体:

基本解释

皈依佛门的信徒的通称。 南朝 梁武帝 《断酒肉文》之一:“今佛弟子,酣酒嗜肉,不畏罪因,不畏苦果,即是不信因,不信果,与无施无报者復何以异?” 范文澜 《唐代佛教·引言》:“ 释迦 本人曾劝导一个掏粪人(社会地位最低的人)出家,与其他人同为佛弟子。”

基本含义
指虔诚信奉佛教、热心修行的人。
详细解释
佛弟子是由“佛”和“弟子”两个词组成的成语。佛指佛陀,即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弟子指跟随、拜师学艺的学生。佛弟子的基本含义是指虔诚信奉佛教、热心修行的人。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对佛教有着深厚的信仰,努力追求佛法,以及对佛教的教义和道德规范有所遵守。
使用场景
佛弟子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对佛教有着极高的敬仰和追求,以及对佛教教义的坚守和遵循。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虔诚信仰佛教,勤奋修行,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故事起源
佛弟子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佛教经典《法华经》中的一则寓言故事。据说,佛陀曾经在一个村庄里讲经说法,有一个年轻人非常虔诚地听讲,他对佛陀的教义非常认同,决心要成为佛陀的弟子。于是,他向佛陀请愿,佛陀答应了他的请求,这个年轻人就成为了佛陀的弟子。这个故事传承下来,后来形成了成语“佛弟子”。
成语结构
主语+谓语+宾语
例句
1. 他是个真正的佛弟子,每天都要念经修行。2. 她虽然不是佛教徒,但她的行为举止却像个佛弟子。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佛弟子”与佛教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虔诚修行的人,努力追求佛法的场景,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如果对佛教或其他宗教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有关佛教的教义、历史和文化,以加深对“佛弟子”这个成语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妈妈每天都念经,她是一个真正的佛弟子。2. 初中生:他不仅在家里修行,还经常去寺庙学习佛法,他是一个虔诚的佛弟子。3. 高中生:虽然我不是佛教徒,但我很尊重那些坚守佛教教义的佛弟子。4. 大学生:他热衷于佛学研究,对佛教有着深厚的理解和信仰,他是一个真正的佛弟子。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