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代哭

拼音:dài kū

注音:ㄉㄞˋ ㄎㄨ

繁体:

基本解释

谓古代举丧时,服丧者依次更替号哭,以免丧主过哀而伤身。《周礼·夏官·挈壶氏》:“凡丧,县壶以代哭者,皆以水火守之。” 郑玄 注:“代,亦更也。礼,未大敛,代哭。” 贾公彦 疏:“大敛之后,乃更代而哭,亦使哭不絶声。”《仪礼·士丧礼》:“宾出,主人拜送于门外,乃代哭,不以官。” 郑玄 注:“代,更也。孝子始有亲丧,悲哀憔悴,礼防其以死伤生,使之更哭不絶声而已。” 胡培翚 正义:“未殯以前,哭不絶声,但自始死至小敛已踰歷昼夜,恐其以哀致毁,故制代哭之礼,使之相代而哭。”

基本含义
代替别人哭泣,表示为他人悲伤或不幸而感到悲痛。
详细解释
代哭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代”和“哭”两个字组成。它的含义是以自己的哭泣来代替别人的哭泣,表达对他人悲伤或不幸的同情和悲痛之情。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对他人的悲痛感同身受,以及对他人遭遇不幸的深切关怀。
使用场景
代哭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描述在悲伤场景中,一个人表达对另一个人或一群人的同情和关怀。它可以用于口语交流、书面语、诗歌、散文等各种文体。
故事起源
《荀子·劝学篇》中有一则故事,讲的是当时有两个人去丧家吊唁,其中一个人看到死者的父母非常悲痛,就主动代替他们哭泣,表示对他们的同情和关怀。这个故事被后人引用并发展成了成语“代哭”。
成语结构
代哭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动词性的字组成,表示动作和行为。
例句
1. 他听到了好友的不幸遭遇,感到非常难过,不禁代哭起来。2. 在悲伤的场合,她总是能够代哭所有人的悲痛,让大家感受到她的关怀和同情。
记忆技巧
可以将“代哭”这个成语与“代替他人哭泣”这个含义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想。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想象自己在为别人哭泣,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悲痛、同情相关的成语,比如“同病相怜”、“同仇敌忾”等,来扩大成语的应用范围。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当我的朋友受伤时,我会代哭他们,让他们觉得有人关心。2. 初中生:在看到灾难的报道时,我不禁代哭了那些受难的人们。3. 高中生:在电影院里,我看到了一个悲伤的场景,我代哭了电影中的角色,感受到了他们的痛苦。4. 大学生:在参加公益活动时,我代哭了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希望他们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