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拙政园

拼音:zhuō zhèng yuán

注音:ㄓㄨㄛ ㄓㄥˋ ㄧㄨㄢˊ

繁体:

基本解释

我国著名的园林建筑。 江苏省 苏州市 四大名园之一。园址本为 唐 陆龟蒙 故宅。 元 为 大宏寺 。 明嘉靖 中 王献臣 因寺址建别墅,名 拙政园 ,取 晋 潘岳 《〈闲居赋〉序》“拙者之为政”之意。 清 康熙 间一度为官署,旋散为民居。 乾隆 间改名 复园 。 太平天囯 曾于此建 忠王府 。后恢复 拙政园 旧名。解放后全部重修。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参阅 明 文徵明 《拙政园图记》、 清 钱泳 《履园丛话·园林·拙政园》。

基本含义
指政务不善、治理无能的官员。
详细解释
拙政园是指政务能力低下、治理无方的官员。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官员的才能和智慧像拙劣的园林一样,无法有效地管理和治理事务。它形象地描绘了一个官员因为能力不足而无法胜任职责的情况。
使用场景
拙政园是形容一个官员在治理中显得无能、不称职的情况。可以用来批评那些无能的官员或者警示官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才能和能力。
故事起源
拙政园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作家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中。故事讲述了一个官员因为治理无方而被人嘲笑,最终被罢官的情节。这个故事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表达了对官员能力不足的批评和警示。
成语结构
拙政园是由“拙政”和“园”两个词组成的。其中,“拙政”表示治理无能、政务不善,“园”表示园林,这里用来比喻官员的才能。
例句
1. 这位官员的管理能力真是拙政园啊,一点也不懂得如何处理问题。2. 他的拙政园之举引起了公众的强烈反对。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拙政园与官员的治理能力低下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一个无能的官员像一个拙劣的园林一样,无法有效地管理事务。
延伸学习
拙政园这个成语可以引申为对各行各业无能者的批评。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庸官”、“庸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位老师的教学真是拙政园,我们一点也没学到东西。2. 初中生:那个班长的组织能力真是拙政园,活动一团糟。3. 高中生:政府的决策真是拙政园,完全没有考虑到民众的需求。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