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隐辟

拼音:yǐn pì

注音:ㄧㄣˇ ㄆ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偏远的地方。辟,通“ 僻 ”。《荀子·王霸》:“则虽幽閒隐辟,百姓莫敢不敬分安制以化其上,是治国之徵也。” 王先谦 集解:“辟,读为僻。”
屏退在一边。辟,通“ 避 ”。《仪礼·士相见礼》:“退,坐取屨,隐辟而后屨,君为之兴。” 郑玄 注:“隐辟,俛而逡巡。” 贾公彦 疏:“《曲礼》云:‘就屨跪而举之,屏於侧。’”《礼记·玉藻》:“退则坐,取屨,隐辟而后屨。” 郑玄 注:“隐辟,俛逡巡而退著屨也。”

基本含义
隐秘而深奥的道理或见解。
详细解释
隐辟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某种道理或见解深奥而不容易被人理解或发现。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些高深的学问或智慧,以及那些超出一般人认知范围的事物。隐辟的道理或见解往往需要一定的智慧和经验才能理解和领悟。
使用场景
隐辟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某人的思想或观点深奥而高明。它可以用来表达对某人智慧和见解的赞赏,也可以用来形容某种学问或知识的高深和不易理解。
故事起源
隐辟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论语》中的一篇文章中。文章中描述了孔子的弟子子路向孔子请教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人的言语深奥而高明,而有些人的言语却平庸无奇?”孔子回答说:“言之隐而辟,故深而高也。”这句话后来被人们引申为“隐辟”,用来形容深奥而高明的言辞或观点。
成语结构
隐辟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隐”表示隐秘、隐藏,第二个字“辟”表示开辟、开启。结合在一起,隐辟形容了一种深奥而高明的道理或见解。
例句
1. 他的观点总是那么隐辟,让人叹为观止。2. 这位老师的讲解非常隐辟,让我们受益匪浅。
记忆技巧
可以将“隐辟”这个成语与“隐藏”和“开辟”这两个词联系起来记忆。隐辟的道理或见解就像是隐藏在深处的宝藏,只有通过开辟思路和增加知识才能发现和理解。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隐辟相关的成语,如“隐忍”、“隐晦”等,可以帮助进一步理解和运用隐辟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问题太难了,我完全不明白老师讲的隐辟的道理。2. 初中生:老师的解释真隐辟,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3. 高中生:这位教授的论文写得非常隐辟,读起来让人受益匪浅。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