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含义
指忠诚的人在面对危险或困难时,不会退缩或回避,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责任。
详细解释
这个成语强调了忠诚的重要性,意味着一个人应该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守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不管遭遇到多大的困难或危险。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那些在面对困境或危险时,仍然坚守自己原则和责任的人。可以用来形容忠诚的朋友、忠实的员工、忠心的爱人等。
故事起源
《诗经·齐风·扬之水》中有一句“忠言逆耳利于行,忠不避危危言荐。”意思是说忠诚的劝告虽然听起来不舒服,但对于行动是有利的,忠诚的人不会回避危险的劝告。这句话后来演变成了成语“忠不避危”。
成语结构
忠不避危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形容词组成。
例句
1. 他是一个忠不避危的朋友,无论我遇到什么困难,他都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2. 这位员工忠不避危,为了公司的利益,他勇敢地站出来承担责任。
记忆技巧
可以将成语“忠不避危”与忠诚、勇敢等词语联系起来,通过反复阅读和使用,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与忠诚、勇敢相关的成语,如“忠心耿耿”、“勇往直前”等,来扩展自己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会忠不避危地保护我的小伙伴,不让他们受到欺负。初中生:作为一名班干部,我要忠不避危地维护班级的秩序和团结。高中生:在面对考试的压力时,我要忠不避危地坚持努力学习,不放弃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