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赶街子

拼音:gǎn jiē zǐ

注音:ㄍㄢˇ ㄐㄧㄝ ㄗㄧˇ

繁体:

基本解释

犹赶集。 艾芜 《南行记·寸大哥》:“ 密支那 、 八莫 、 腾越 ,都成为他熟不得熟的地方,正如一个农民常常去赶街的一些小乡镇一样。” 李星华 《白王打天下》:“遇到赶街子,她便把菜蔬和草鞋背到街上去卖。”自注:“ 滇 西称赶集为赶街子。” 刘澍德 《迷》:“他飘飘地冲入人群,像一只有力的犁头,把一些扛柴担米的赶街子的人们,七翻八倒的冲到石道的两边。”

基本含义
指人们在街上赶集,形容人群拥挤热闹的场面。
详细解释
赶街子是中国的一个习语,它源自于中国农村的传统集市。在农历的某些特定日子,人们会从周边的村庄聚集到市集上买卖货物、交流信息、互相结识。赶街子形容了人们拥挤在一起的热闹场面,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群密集的场合。
使用场景
赶街子常用于形容人群拥挤的场合,比如在购物节、庙会、旅游景点等人流密集的地方。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些热闹非凡的场合,比如婚礼、节日庆典等。
故事起源
赶街子这个成语起源于中国农村的传统集市,人们在这里交换货物、交流信息、结识朋友。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集市上人群拥挤、热闹非凡的场面,成为了形容人群密集的场合的一个常用词语。
成语结构
赶街子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赶”和名词“街子”组成。其中,“赶”表示人们急忙赶往某个地方,而“街子”则指的是集市或市集。
例句
1. 今天是周末,商场里赶街子的人特别多。2. 春节期间,人们纷纷赶街子购买年货。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想象自己走在热闹的集市上,人群拥挤、喧闹的场景来记忆这个成语。也可以将“赶街子”与人群密集的场合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结。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中国的传统节日和庆典,比如春节、中秋节等,以了解更多关于赶街子的背景和文化内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今天放学后,我们一起去公园赶街子吧!2. 初中生:春节期间,我和家人一起赶街子买年货。3. 高中生:庙会上人山人海,人们赶街子买各种好吃的东西。4. 大学生:每年的购物节,商场里都会赶街子的人络绎不绝。5. 成年人:婚礼上,亲朋好友们都赶街子来祝福新婚夫妇。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