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治忽

拼音:zhì hū

注音:ㄓㄧˋ ㄏㄨ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 治曶 ”。治理与忽怠。《书·益稷》:“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出纳五言。” 孔 传:“言欲以六律和声音,在察天下治理及忽怠者。” 三国 魏 阮籍 《乐论》引《书·益稷》作“治曶”。 宋 叶适 《谢除堤举上清太平宫表》:“宓以鉴观治忽,审择后先,大化所覃,右文为盛。”一说“忽”读为“滑”,义为“乱”。“治忽”即“治乱”。参阅 清 王引之 《经义述闻·尚书上》“在治忽”。

基本含义
治理时忽视了一个重要的细节或事情。
详细解释
治忽是一个由“治”和“忽”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治”表示管理、治理,“忽”表示忽视、疏忽。整个成语的含义是指在治理、管理事务时,因忽视一个重要的细节或事情而导致问题或失败。
使用场景
治忽常常用于批评或警示某人在处理事务时不要忽视重要的细节。例如,可以用来指责一个领导在决策时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导致后果不尽如人意。同时,也可以用来提醒自己在处理事情时要细心、全面,不要因疏忽而出现问题。
故事起源
关于治忽的故事并没有具体的来源,但这个成语反映了中国古代治理的智慧和教训。
成语结构
治忽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属于形容词短语。其中,“治”和“忽”分别表示动词,表示治理和忽视的意思。
例句
1. 他在项目管理中治忽了关键的细节,最终导致整个项目失败。2. 领导在决策时要注意不要治忽重要的因素,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治理者在处理事务时突然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事情,导致事情出现了问题。这样的场景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成语和故事来扩展对治忽的理解。例如,可以学习与治理、管理相关的成语,如“治国安邦”、“治丝益棼”等。这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治理的智慧和教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教育我们要认真做作业,不要治忽写字。2. 初中生:在备考期间,不要治忽复习重要的知识点。3. 高中生:学生会主席在组织活动时不要治忽会员的需求。4. 大学生:在实习中,要注意不要治忽关键的工作细节。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要避免治忽重要的客户需求。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